9CaKrnK1de0 auto.huanqiu.comarticle从法律法规说起 汽车消费者如何维权/e3pmh24qk/e3pn02kho【环球网汽车报道】一年一度的消费者维权日就要来了,作为消费者群体中的中坚力量--汽车消费者的权益也日益受到重视。2016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2800万大关,位居全球第一,并且预计将在今年总量突破3000万辆。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质量问题屡屡出现。为了更好的解决汽车消费者的维权问题,国内已经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汽车三包据了解,《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已经2012年6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汽车“三包”新规明确,包修期限不低于3年或行驶里程6万公里,“三包”有效期限不低于2年或行驶里程5万公里。包修期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免费修理;在“三包”有效期内,如果符合规定的退货条件、换货条件,消费者可以凭“三包”凭证、购车发票等办理退货或换货手续。“三包”新规的出台对广大的汽车消费者而言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它从法律的角度切实起到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作用。新规的实施整体上延续了政府对汽车消费领域逐步引向规范化、合理化的路径,对于所有的汽车生产者和销售者起到了很好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对于整个汽车产业来说具有分水岭的意义。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明确生产者是召回第一责任人,实行质检总局和省级质监部门二级监管模式,消费品召回范围将实施目录管理制度,强调缺陷信息分析处理和共享。以往消费者的车辆出现问题,车企大多无作为,消费者只能选择维权。而如今有了政策的支持,让消费者知道去找哪些机构帮助,维护权益,《办法》还规定了明确的技术鉴定标准和召回管理协调机制。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该办法同样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规定,车主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除汽车生产厂家旅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维修地点。此外,实现对零部件供应商和社会维修保养机构松绑和规范化,对车辆维修记录进行统一存档管理,将车辆的所有维修保养记录电子化并全行业可查。这个规定如果落到是会出其实是更加透明了经销商和4S店,将有利于有资质的的维修厂和4S店进行合理竞争,消费者的选择权会更多,减少被忽悠的可能性,同时还可以节约维修用车成本。在了解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后,下面来看一下汽车消费者遇到车辆问题该如何维权。汽车也是消费品,因此当然可以参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进行维权。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得到经销商和厂商的回应时,可拨打12315进行维权,并可参考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找商家协商解决。针对不同的产品,这个“商家”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当地专门设立的的客服、售后部门解决。因此,商家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物业管理方的约束。因此,在与柜台经销商协商不成一致时,消费者也可通过其所在的商场管理方寻求解决问题。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当消费者与商家不能通过协商一致解决问题时,则应该找当地的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不过,消费者协会只能作为调解方,其并不具有实际的行政和执法权利。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当通过消费者协会调解仍然没有结果时,消费者可到相关行政部分去申诉。这里的行政部门,主要指的是工商局。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通过行政机构的干预,消费者仍会取得满意的处理结果时,可向西安本地的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进行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式仍解决问题时,消费者便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进行判决处理,这也是处理问题的最终方式。近些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上投诉平台越来越多。人民网,车质网,汽车召回网等均设立了投诉平台。网站的优势在于固定而广泛的用户群,并且有与之匹配的各种互联网产品,如微博、微信等等,其影响力和传播能力相当大。而汽车企业成熟的传播管理和公关体系,意味着他们对互联网传播的信息十分敏感。当他们看到车主的投诉曝光在网站上时,将会即时而主动地索要车主的投诉信息去进行联系和处理。环球网汽车在此提醒车主,保留好各种购车票据,如果在车辆出现问题时不能得到厂商的满意答复,即可按照相关法律程序进行维权。14894416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lifang环球网148944168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7/0313/09/49/20170313094951635.jpg{"email":"lifang@huanqiu.com","name":"lifang"}
【环球网汽车报道】一年一度的消费者维权日就要来了,作为消费者群体中的中坚力量--汽车消费者的权益也日益受到重视。2016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2800万大关,位居全球第一,并且预计将在今年总量突破3000万辆。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质量问题屡屡出现。为了更好的解决汽车消费者的维权问题,国内已经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汽车三包据了解,《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已经2012年6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汽车“三包”新规明确,包修期限不低于3年或行驶里程6万公里,“三包”有效期限不低于2年或行驶里程5万公里。包修期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免费修理;在“三包”有效期内,如果符合规定的退货条件、换货条件,消费者可以凭“三包”凭证、购车发票等办理退货或换货手续。“三包”新规的出台对广大的汽车消费者而言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它从法律的角度切实起到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作用。新规的实施整体上延续了政府对汽车消费领域逐步引向规范化、合理化的路径,对于所有的汽车生产者和销售者起到了很好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对于整个汽车产业来说具有分水岭的意义。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明确生产者是召回第一责任人,实行质检总局和省级质监部门二级监管模式,消费品召回范围将实施目录管理制度,强调缺陷信息分析处理和共享。以往消费者的车辆出现问题,车企大多无作为,消费者只能选择维权。而如今有了政策的支持,让消费者知道去找哪些机构帮助,维护权益,《办法》还规定了明确的技术鉴定标准和召回管理协调机制。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该办法同样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规定,车主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除汽车生产厂家旅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维修地点。此外,实现对零部件供应商和社会维修保养机构松绑和规范化,对车辆维修记录进行统一存档管理,将车辆的所有维修保养记录电子化并全行业可查。这个规定如果落到是会出其实是更加透明了经销商和4S店,将有利于有资质的的维修厂和4S店进行合理竞争,消费者的选择权会更多,减少被忽悠的可能性,同时还可以节约维修用车成本。在了解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后,下面来看一下汽车消费者遇到车辆问题该如何维权。汽车也是消费品,因此当然可以参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进行维权。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得到经销商和厂商的回应时,可拨打12315进行维权,并可参考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找商家协商解决。针对不同的产品,这个“商家”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当地专门设立的的客服、售后部门解决。因此,商家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物业管理方的约束。因此,在与柜台经销商协商不成一致时,消费者也可通过其所在的商场管理方寻求解决问题。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当消费者与商家不能通过协商一致解决问题时,则应该找当地的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不过,消费者协会只能作为调解方,其并不具有实际的行政和执法权利。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当通过消费者协会调解仍然没有结果时,消费者可到相关行政部分去申诉。这里的行政部门,主要指的是工商局。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通过行政机构的干预,消费者仍会取得满意的处理结果时,可向西安本地的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进行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式仍解决问题时,消费者便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进行判决处理,这也是处理问题的最终方式。近些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上投诉平台越来越多。人民网,车质网,汽车召回网等均设立了投诉平台。网站的优势在于固定而广泛的用户群,并且有与之匹配的各种互联网产品,如微博、微信等等,其影响力和传播能力相当大。而汽车企业成熟的传播管理和公关体系,意味着他们对互联网传播的信息十分敏感。当他们看到车主的投诉曝光在网站上时,将会即时而主动地索要车主的投诉信息去进行联系和处理。环球网汽车在此提醒车主,保留好各种购车票据,如果在车辆出现问题时不能得到厂商的满意答复,即可按照相关法律程序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