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z7IB auto.huanqiu.comarticle马自达6保值率过低引争议/e3pmh24qk/e3pmh25cs编者按:车市话题是一档汽车投诉调查类栏目,我们致力于对车市中消费者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度调查与讨论。如果你在汽车购买使用中遇到问题,可以将相关经历通过新浪微博“@东方早报汽车周刊”,或发送邮件至a_moment@sina.com。东方早报将予以关注和跟进。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马自达6的不保值在许多车主中其实已经有一定的知晓度。笔者从沪上多家二手车交易平台上证实了这种情况。例如购买时19.38万元的马自达6轿跑版,在使用了三年后,二手车报价只有10多万元,差不多折价一半。 一款17万元的车型,为何在非事故车的前提下,不到两年在二手市场折价近6万元?近日,早报接到部分马自达6车主的投诉,反映这款车型与同类产品相比保值率过低。马6“不保值”成车主之痛马自达6车主王先生告诉笔者,他购买的2011款马自达6手动版,当时售价是17.08万元,买来开了只一年多,由于家中需要一辆多功能车型,因此他到二手车商处估价,打算换购一辆SUV,没想到对方表示这款车型目前的行价仅仅11万多。一年多的时间折价近6万元,令王先生大跌眼镜。当时王先生以为遇到了“奸商”,于是一边上网去一些知名二手车交易平台搜索价格,一边又询问其他二手车商,但获得价格基本相同。王先生说:“一年折价30%以上的,一般只有数码产品才能见到。但没想到自己的车子也如此不保值。”之后,王先生询问了与自己差不多时间购买德国、法国品牌汽车的朋友,他们在二手车商处估价后,都仅仅折价10%~12%。王先生表示“很无奈”。那么同级别的车型为什么在二手市场境遇完全不同?笔者走访了沪上的汽车市场,一位经销商销售人员道出其中缘由:原来马自达6的“不保值”竟然与厂家的营销策略有一定联系。新车大幅降价致保值率下跌销售人员这样告诉笔者,其实二手车保值率是以当年新车价格作为参考的。一般来说,没有发生事故且保养良好的二手车,折价可能以每年10%~12%来计算。就是说10万元的新车,两年后,可以卖8万元左右。但这时如果同一款车型,两年后新车价格降到了8万元,那么这款二手车当然不能与新车价格一样,只能参考当年新车价格进行折价,也就是说这款车型只能卖到8万x(1-20%)=6.4万。但对于车主而言,这就等于两年之间,新车折旧率高达36%。而马自达6正是遇到了这种情况。王先生坦言自己曾询问过4S店,其实近两年一汽马自达并未对马自达6进行过官方降价,官方指导价仍为17.08万元。但笔者从车市了解到,实际上王先生的这款17.08万元的产品,市场报价已经降至13万元多。按照正常折旧的价格来看,王先生这辆二手车的价格,要比新车还要高,呈现出价格“倒挂”,显然不可能出手。心理上表示难以接受的远不止王先生一人。目前在交大就读博士的毕先生也是一位马自达6车主。他的马自达6目前已经开了五年,他认为,汽车无非是个代步工具,保值与否于他而言没有太大的影响。毕先生说:“新技术总是在不断发展的,汽车这类消耗品的价值下跌无可厚非。只是马6的降价速度快了一些,原来好歹是个B级车的标准,结果价格降得这么低,我们这些老一代的车主,心理上有些不适应倒是真的。以后换车时,可能会考虑更保值的品牌了。”以“降价换市场”是主因笔者从市场上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马自达6为一汽轿车生产,共分为两款,马自达6和马自达6睿翼。两款车型分别为马6的第一代产品与第二代产品。一汽马自达在推出睿翼后,并未对第一代马自达6进行停产。因此这款在中国销售近十年的产品,仍在继续生产。目前车主反映不保值的产品,就是指第一代的马6。第一代的马自达6,可以说是一汽马自达的“绝对主打”。从去年的销量数据来看,这款马自达6的销量为8.56万辆,占一汽轿车销量近半。而同样出自该平台的一汽奔腾B50,也占据了一汽轿车销量的三成。同一平台的两款车,成为了占据一汽轿车八成左右的销量“命根”。但就是这款马自达6,却成为了车主的难言之痛。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马自达6的不保值在许多车主中其实已经有一定的知晓度。笔者从沪上多家二手车交易平台上证实了这种情况。例如购买时19.38万元的马自达6轿跑版,在使用了三年后,二手车报价只有10多万元,差不多折价一半。车市专家表示,正是由于马自达6的销量决定了一汽轿车整体销量,因此产品换代日新月异的今天,厂商对于老款产品只能“以降价换市场”。目前以17万元购买的车主,已经在二手车市场遭遇了损失。那么如今以更低价格购买的车主,是否在两年后会遭遇相同境遇。1359610020000责编:liujiaolong东方早报135961002000011[]{"email":"liujiaolong@huanqiu.com","name":"liujiaolong"}
编者按:车市话题是一档汽车投诉调查类栏目,我们致力于对车市中消费者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度调查与讨论。如果你在汽车购买使用中遇到问题,可以将相关经历通过新浪微博“@东方早报汽车周刊”,或发送邮件至a_moment@sina.com。东方早报将予以关注和跟进。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马自达6的不保值在许多车主中其实已经有一定的知晓度。笔者从沪上多家二手车交易平台上证实了这种情况。例如购买时19.38万元的马自达6轿跑版,在使用了三年后,二手车报价只有10多万元,差不多折价一半。 一款17万元的车型,为何在非事故车的前提下,不到两年在二手市场折价近6万元?近日,早报接到部分马自达6车主的投诉,反映这款车型与同类产品相比保值率过低。马6“不保值”成车主之痛马自达6车主王先生告诉笔者,他购买的2011款马自达6手动版,当时售价是17.08万元,买来开了只一年多,由于家中需要一辆多功能车型,因此他到二手车商处估价,打算换购一辆SUV,没想到对方表示这款车型目前的行价仅仅11万多。一年多的时间折价近6万元,令王先生大跌眼镜。当时王先生以为遇到了“奸商”,于是一边上网去一些知名二手车交易平台搜索价格,一边又询问其他二手车商,但获得价格基本相同。王先生说:“一年折价30%以上的,一般只有数码产品才能见到。但没想到自己的车子也如此不保值。”之后,王先生询问了与自己差不多时间购买德国、法国品牌汽车的朋友,他们在二手车商处估价后,都仅仅折价10%~12%。王先生表示“很无奈”。那么同级别的车型为什么在二手市场境遇完全不同?笔者走访了沪上的汽车市场,一位经销商销售人员道出其中缘由:原来马自达6的“不保值”竟然与厂家的营销策略有一定联系。新车大幅降价致保值率下跌销售人员这样告诉笔者,其实二手车保值率是以当年新车价格作为参考的。一般来说,没有发生事故且保养良好的二手车,折价可能以每年10%~12%来计算。就是说10万元的新车,两年后,可以卖8万元左右。但这时如果同一款车型,两年后新车价格降到了8万元,那么这款二手车当然不能与新车价格一样,只能参考当年新车价格进行折价,也就是说这款车型只能卖到8万x(1-20%)=6.4万。但对于车主而言,这就等于两年之间,新车折旧率高达36%。而马自达6正是遇到了这种情况。王先生坦言自己曾询问过4S店,其实近两年一汽马自达并未对马自达6进行过官方降价,官方指导价仍为17.08万元。但笔者从车市了解到,实际上王先生的这款17.08万元的产品,市场报价已经降至13万元多。按照正常折旧的价格来看,王先生这辆二手车的价格,要比新车还要高,呈现出价格“倒挂”,显然不可能出手。心理上表示难以接受的远不止王先生一人。目前在交大就读博士的毕先生也是一位马自达6车主。他的马自达6目前已经开了五年,他认为,汽车无非是个代步工具,保值与否于他而言没有太大的影响。毕先生说:“新技术总是在不断发展的,汽车这类消耗品的价值下跌无可厚非。只是马6的降价速度快了一些,原来好歹是个B级车的标准,结果价格降得这么低,我们这些老一代的车主,心理上有些不适应倒是真的。以后换车时,可能会考虑更保值的品牌了。”以“降价换市场”是主因笔者从市场上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马自达6为一汽轿车生产,共分为两款,马自达6和马自达6睿翼。两款车型分别为马6的第一代产品与第二代产品。一汽马自达在推出睿翼后,并未对第一代马自达6进行停产。因此这款在中国销售近十年的产品,仍在继续生产。目前车主反映不保值的产品,就是指第一代的马6。第一代的马自达6,可以说是一汽马自达的“绝对主打”。从去年的销量数据来看,这款马自达6的销量为8.56万辆,占一汽轿车销量近半。而同样出自该平台的一汽奔腾B50,也占据了一汽轿车销量的三成。同一平台的两款车,成为了占据一汽轿车八成左右的销量“命根”。但就是这款马自达6,却成为了车主的难言之痛。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马自达6的不保值在许多车主中其实已经有一定的知晓度。笔者从沪上多家二手车交易平台上证实了这种情况。例如购买时19.38万元的马自达6轿跑版,在使用了三年后,二手车报价只有10多万元,差不多折价一半。车市专家表示,正是由于马自达6的销量决定了一汽轿车整体销量,因此产品换代日新月异的今天,厂商对于老款产品只能“以降价换市场”。目前以17万元购买的车主,已经在二手车市场遭遇了损失。那么如今以更低价格购买的车主,是否在两年后会遭遇相同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