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pN9z作者:郭娓娓auto.huanqiu.comarticle吉利战略转型的基本情况/e3pmh24qk/e3pmtjnup2007年5月,吉利公开宣布进入战略转型期,从“低价战略”向“技术领先、质量可靠、服务满意、全面领先”战略转型,确立了“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的企业发展战略,确立了“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让吉利汽走遍全世界”的企业使命,确立了“到2015年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1/2外销”的战略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吉利集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体系整合、采购体系整合、营销体系整合,通过推进用户满意度工程、质量精致化工程和品牌塑造,实施产品线利润中心管理模式等,企业管理得到有效提升,经营取得了良好的业绩。特别是通过2010年与罗兰·贝格、IBM公司合作的“百日提升”项目,对吉利的营销、运营和经营管理三大模块九个方面进行梳理,全面提升集团经营管理水平。一、体系整合成效显著,形成三链协同新局面2008年,吉利全面启动了产品战略、质量战略、营销战略、品牌战略、人才战略、信息化战略的转型,完成了“技术体系、采购体系和营销体系”三大体系整合,形成“营销链、研发链、供应链”核心价值链,以质量、财务、人力资源、投融资业务为支持流程,以全面的信息化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基础保障的面对流程管理的企业组织架构,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以订单为主线、以产品线为基础”的三链协同新局面。 通过产品线利润中心管理模式,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制度,引入标杆及KPI的绩效管理思想和方法,对技术、工艺、开发、采购、制造、销售、新基地建设、经营管理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试行投资回报考核,开展了技术降成本、管理降成本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二、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吉利加快产品结构调整。2008年,以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为代表的新三样成功上市推广,使高安全性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品比重从07年的60%增至90%以上,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2008年8月,吉利战略转型后的第一款全新车型全球鹰熊猫成功上市。熊猫车是第一款悬挂吉利面向全球征集的新车标,并标志着一个全新品牌“全球鹰”诞生的车型,并于2009年以45.3的高分获得C-NCAP碰撞五星,成为国内最安全小车,广受市场青睐;2009年,吉利帝豪品牌旗下的首款B级车EC718车系、吉利英伦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海景依次下线,上市推广以来,市场销量飙升,供不应求。2010年,帝豪EC7 CVT车型和首款C级轿车—帝豪EC8分别于9月、10月上市,有力促进了新市场领域的拓展和品牌提升。三、坚持自主创新,创新工程荣获国家大奖吉利坚持“自主研发、广泛合作、掌控核心技术”的研发理念,贯彻“产品平台化、能源多样化、安全第一”的研发战略,加快团队建设,提升软硬件实力,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吉利不仅掌握了整车设计和制造技术,还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及安全技术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自主研发并产业化的4G18 CVVT发动机,其升功率达到57.2KW,处于“世界先进、中国领先”水平;自主研发并产业化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填补国内空白,被评为中国汽车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球独创的主动技术——汽车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BMBS)被列入2010年第一批国家标准修订计划并已通过国标委论证审核;吉利“轿车被动安全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2009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吉利熊猫、帝豪EC7 C-NCAP碰撞相继获得五星级成绩;2010年6月,浙江省汽车安全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在吉利汽车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院士担任主任;2010年12月,吉利汽车安全技术试验中心一期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可以完成中国及欧盟体系下所有整车NCAP法规的碰撞试验。同时,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项目实现了新突破。2010年,吉利研发队伍进驻杭州临江工业园区,吉利汽车技术中心正式形成了“两临并举”的全新格局,进一步凝聚了研发合力,为吉利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百年基业。在杭州临江、台州临海两地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发动机试验室、NVH试验设备建设、底盘测试试验室建设、动力总成试制车间、基础电工试验室、扩建的测量中心等;高性能计算中心项目建设显著提升了CAE分析速度;同时,高度细化的研发流程已在G-PLM系统内全面实现电子化,对提升开发效率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11月底,吉利已拥有各种专利3000余项,发明专利270余项。2009年,吉利被评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吉利战略转型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成为此次获得该类奖项的唯一一家汽车企业,标志着吉利近三年来构建的技术体系及其创新能力,已跃居全国最高水平。1293590820000责编:佚名环球网汽车129359082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2007年5月,吉利公开宣布进入战略转型期,从“低价战略”向“技术领先、质量可靠、服务满意、全面领先”战略转型,确立了“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的企业发展战略,确立了“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让吉利汽走遍全世界”的企业使命,确立了“到2015年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1/2外销”的战略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吉利集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体系整合、采购体系整合、营销体系整合,通过推进用户满意度工程、质量精致化工程和品牌塑造,实施产品线利润中心管理模式等,企业管理得到有效提升,经营取得了良好的业绩。特别是通过2010年与罗兰·贝格、IBM公司合作的“百日提升”项目,对吉利的营销、运营和经营管理三大模块九个方面进行梳理,全面提升集团经营管理水平。一、体系整合成效显著,形成三链协同新局面2008年,吉利全面启动了产品战略、质量战略、营销战略、品牌战略、人才战略、信息化战略的转型,完成了“技术体系、采购体系和营销体系”三大体系整合,形成“营销链、研发链、供应链”核心价值链,以质量、财务、人力资源、投融资业务为支持流程,以全面的信息化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基础保障的面对流程管理的企业组织架构,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以订单为主线、以产品线为基础”的三链协同新局面。 通过产品线利润中心管理模式,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制度,引入标杆及KPI的绩效管理思想和方法,对技术、工艺、开发、采购、制造、销售、新基地建设、经营管理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试行投资回报考核,开展了技术降成本、管理降成本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二、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吉利加快产品结构调整。2008年,以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为代表的新三样成功上市推广,使高安全性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品比重从07年的60%增至90%以上,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2008年8月,吉利战略转型后的第一款全新车型全球鹰熊猫成功上市。熊猫车是第一款悬挂吉利面向全球征集的新车标,并标志着一个全新品牌“全球鹰”诞生的车型,并于2009年以45.3的高分获得C-NCAP碰撞五星,成为国内最安全小车,广受市场青睐;2009年,吉利帝豪品牌旗下的首款B级车EC718车系、吉利英伦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海景依次下线,上市推广以来,市场销量飙升,供不应求。2010年,帝豪EC7 CVT车型和首款C级轿车—帝豪EC8分别于9月、10月上市,有力促进了新市场领域的拓展和品牌提升。三、坚持自主创新,创新工程荣获国家大奖吉利坚持“自主研发、广泛合作、掌控核心技术”的研发理念,贯彻“产品平台化、能源多样化、安全第一”的研发战略,加快团队建设,提升软硬件实力,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吉利不仅掌握了整车设计和制造技术,还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及安全技术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自主研发并产业化的4G18 CVVT发动机,其升功率达到57.2KW,处于“世界先进、中国领先”水平;自主研发并产业化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填补国内空白,被评为中国汽车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球独创的主动技术——汽车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BMBS)被列入2010年第一批国家标准修订计划并已通过国标委论证审核;吉利“轿车被动安全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2009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吉利熊猫、帝豪EC7 C-NCAP碰撞相继获得五星级成绩;2010年6月,浙江省汽车安全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在吉利汽车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院士担任主任;2010年12月,吉利汽车安全技术试验中心一期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可以完成中国及欧盟体系下所有整车NCAP法规的碰撞试验。同时,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项目实现了新突破。2010年,吉利研发队伍进驻杭州临江工业园区,吉利汽车技术中心正式形成了“两临并举”的全新格局,进一步凝聚了研发合力,为吉利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百年基业。在杭州临江、台州临海两地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发动机试验室、NVH试验设备建设、底盘测试试验室建设、动力总成试制车间、基础电工试验室、扩建的测量中心等;高性能计算中心项目建设显著提升了CAE分析速度;同时,高度细化的研发流程已在G-PLM系统内全面实现电子化,对提升开发效率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11月底,吉利已拥有各种专利3000余项,发明专利270余项。2009年,吉利被评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吉利战略转型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成为此次获得该类奖项的唯一一家汽车企业,标志着吉利近三年来构建的技术体系及其创新能力,已跃居全国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