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Gm4K作者:小胖孩儿wkauto.huanqiu.comarticle无法企及的句号法拉利F40/e3pmh24qk/e3prv7ppg在车模的圈子里针对车模的性质问题一直存在争论。有些人认为模型是玩具,有些人认为它是收藏艺术品。然而,它对于我来说不属于两者中间的任何一种,它既没有玩具那么亲民,也不像古董、邮票一类收藏品一样高端。它更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一段尘封的历史往事,也可能激起心底对某位大师的思念和崇敬,也有可能是起点,当然也可能是终点。从模型到真车,从历史到今天,数不清的人、事和车全部集中在小小的模型上。它带你走进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这里有欢乐、有悲伤、有笑声、有眼泪。来之不易的“法拉利版权”我的收藏从二年级开始,从开始就是这个比例——1:18。至于说为什么不是其他比例,一开始我也不能给你答案,二年级的我每天做完作业都会趴在床上推那辆1:18的捷豹XJ220,后来长大了也就只习惯买这个比例的模型了。只能大概给自己总结了一下原因:一、 更小的24、32比列多为塑料或树脂件拼装车,自己的手艺不行而且没有金属的质感。43比例有合金和树脂且车型丰富,价格区间很大。但是43比例大多数为龟车,也就是门、后备箱、发动机舱打不开。寥寥几个能全开的车型已经天价。二、 比1:18更大的12和10甚至8比例的车模可玩性很好,更加注重细节。但是车型太少了,还有一个我自身的原因——穷。综和所有原因,大概三十多公分长,十几公分宽的大小足够展示适当细节、金属质感和制作风格。已经习惯了1:18比例车模在手上的感觉,不大不小。从开始至今,一直把自己的线路固定在跑车和80-90年代的勒芒赛车上。跑车永远是马路上最“抓眼球”的,无论从速度、外形抑或是声音。或许有人认为跑车也是最不结实的,最不现实的(北京话说不接地气儿),确实是这样的,跑车很贵很拉风却不结实也不舒服。跑车的外形设计不光要流线,其实更是要求很高的审美,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跑车被称之为艺术品的原因。如果说F1赛车是未来汽车技术应用的发动机的话,那么跑车就是传动轴或者变速箱,把这些高科技慢慢的往下传给接地气儿的民用车。从碳纤维车体、独立悬挂到拨片变速器、双离合变速箱等等都可以说明问题。至于后面有所涉及的80-90年代勒芒赛车,它们是模型,其实也是那段纯粹疯狂寻速度的历史精华缩影。作为一个专题的开篇之作,其实有无数车型可以当做选题。但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只有它能当此重任。它就是恩佐的最后一个作品——法拉利F40。时隔近30年,已经有太多高性能车超过了它。但是说到它对法拉利的意义以及对整个跑车世界来说,恐怕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能形容F40了。我是个跑车迷,但对于法拉利我是理性的,它们并不是“第一眼美女”。恩佐习惯在赛场上嚣张,并不喜欢让他的车看上去很嚣张。所以你永远不会在法拉利上找到“张扬”、“锋芒毕露”。初看之下总是平淡无奇,时间长了,量变引起的质变会让你无法自拔。F40就是其中的典型。当初对她并不是一见钟情,车身见棱见角,特别是那尾灯,用“朴素”来形容可能都有点太夸奖它了,可能“寒酸”更适合些。最初的想法总是可笑的,居然认为是恩佐遗作的噱头太大了,大的让所有人闭嘴了。总感觉它的简陋实在是令人发指,对不起那匹能让所有跑车俯首称臣的黑色跃马。其实哪里知道它不仅没有让那匹骄傲的跃马蒙羞,反而让它的毛色更加闪亮耀眼。来说说这辆1:18的F40模型。这两辆F40都是日本京商的产品。京商是一家有历史的模型厂家,但是一直专注于遥控模型的开发。至于这种静态模型,是从1992年才开始的。京商的静态模型从外形的准确度和内饰的精细程度一直可圈可点,而价格一直比竞争对手低一些。在中高端的模型领域一直很受追捧。说到模型,就要提到版权。这辆法拉利F40的版权可谓来之不易。一般模型厂家会直接从汽车厂商购买版权。而京商的法拉利版权是从一家叫做“Hotwheels(风火轮)”的模型商那里转租来的,可谓好事多磨。这两辆F40均不是07年7月上市的第一版。那时候的我知识、品味都不配拥有它们。第一版F40的上市可谓重磅炸弹。毕竟如此经典的车型,与京商可谓精湛的工艺。这样的组合想想就已经让广大模型爱好者颤抖了。借用身边朋友常说的一句话——终于不用再留着布拉格的破车了。布拉格是一个相对低端的意大利品牌,做工很简陋。但在1989年的时候这样粗糙的货色因为F40的发售而价格一路高涨,从34马克涨到200马克,可谓一时洛阳纸贵。再加上模型出的有些年头了,拥有这种模型只能说主人太爱某款车型、或者是您的品味太低。大家可能都收集车模,但有的人是被车型本身魅力所折服,而有的人是被模型体现的强大细节和工艺所吸引。而就我个人,没有任何犹豫的属于后者。宁缺毋滥是我收藏最大的特点,可能同一车型贵的和便宜的能相差近千块人民币甚至更多,我也愿意去攒钱买贵的。汽车是我最爱的伙伴,作为他们的缩影,模型的品质不能太差。当然这种付出也要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一味追求贵的。再回到第一版的F40模型上。由于车型经典,加之做工精细价格给力,毫无疑问的F40卖的很快。红色作为法拉利的标志色最先绝版,特别是后出的红色轻量版本,用了OZ的17英寸五幅黑色轮毂取代了原厂银色五角星轮毂。红色“OZ”字样的精准刻画加上红色车身和黑色轮毂亘古不变的经典搭配让这款轻量版一上市便脱销了。当有些人还在犹豫买不买黑色和黄色时候,发现哪里都没有卖的了。所以在2008年初所有颜色的京商F40就全卖光了。作为一个法拉利的车迷,我一直对F40耿耿于怀。曾几次控制不住想高价从私人处买此款模型。但因为价格和质量的原因一直不能如愿。直到2010年末,京商宣布了复刻法拉利部分车型。一时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些已经拥有第一版的朋友可能有点沮丧。对于像我这样一直在梦里拥有此车的玩家来说真的是惊喜了。与之前不太一样的是,此次发售的包括F40和250GTO均增加了车型,比如这次加入的黑色轻量版本以及后面的勒芒尾翼版本的特殊F40。模型还更换了新包装,新的模型标以High-end以示区别。在标志和车灯等小细节有所提升,最明显的是油箱盖、遮阳板,座椅都做成了可动件,明显增加了可玩性。既然高端了,自然价格也得对得起这两字,第二版的F40直接要价翻了一倍。出于对车型的热爱,我把打工的钱拿出来买了模型。真的有人说过我傻、笨、疯了等等。我只知道我不后悔,因为我发自内心的喜欢这款车型和它的车模。分页导航第一页:来之不易的“法拉利版权”第二页:F40“最有个性的法拉利”第三页:很有诚意的“京商”F40模型F40-“最有个性的法拉利”虽然不曾拥有第一版F40,但能看出是在这第二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模具进行了修改而来的。形准方面做得很好,刻画很到位。遗憾的前盖下面的备胎没有做出来。其他的细节均有所体现。这匹与众不同的烈马被刻画的有血有肉。说到与众不同,这辆F40真的和历史上的任何一款法拉利都不太一样。这里不光说的是它的出世画上了恩佐赛车的句号。也有人说他是最后一部真正的法拉利。就拿外观的设计来说吧,提到法拉利的外观自然不得不说说大名鼎鼎的宾尼法利纳。这对双赢的代表都用对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喜欢80-90年代的法拉利在那段时间的集中爆发。其中最喜欢这款F40。经常我自问为什么最喜欢F40。法拉利在那个年代的精美艺术品实在很多。他们有肌肉型的,有柔美型的。但是F40从头到脚几乎没有找到别的法拉利的影子。它的可怕就是出于那个时代,但却高于那个时代。F40汇聚了宾尼法里纳的所有艺术细胞以及法拉利工程师的所有智慧。不经意之间就成为了最亮的那颗星,照亮了恩佐最后的生命,同时为后世的法拉利跑车注入“灵魂”。继旷世经典250系列之后,法拉利经历了一段“魂不附体”的下坡路。极盛之下往往预示着衰败,宾尼法利纳也难逃命运的掌控。但是从308开始,一切仿佛醍醐灌顶,瞬间开窍。328、348、355、Testarossa经典辈出。从设计角度能看出明显的连贯性,他们彼此之间都有些相同的设计元素。比如Testarossa和348从侧身、车头。车尾任何角度来看都很像。与其夸奖设计师的设计水平不如说同样设计在大小车身上的视觉变化更让人陶醉。但惟独F40,它的设计颠覆了历史,开启了一段新纪元。从大灯来说,或许在跑车里,只有F40和康塔什用了明灯和挑灯结合的方式。F40的熏黑明灯其实是雾灯和左右转向灯。真正的大灯藏在后面。如果比谁的车身上面孔或者洞多,F40当属第一。光车尾开的缝隙就够人数一数了,不过你要是仔细看,会发现这种长的类似等腰三角形一样的进风口设计贯穿整个车身,这在同时代车上是没有的。薄薄的车漆让碳纤维酷炫的纹路清晰可见。如此夸张的一体式尾翼更是让当年法兰克福车展上的看客们目瞪口呆。这款车用每一处细节彰显着与同类的不同之处,却又把这些把“张扬”、“骄傲”和“纯粹”化于无形。作为恩佐一生的总结,每当看到法拉利F40我都会想起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发现突然间,触碰你指间,还有机会,能够感觉,爱一个人的纯粹”。恩佐是一个纯粹的人,一生只为追求速度的巅峰。此外,他还是一个骄傲的人。能大骂客户笨蛋说他们不配开自己生产的汽车的人肯定是骄傲的。F40是总结,是一家知名设计公司对老伙伴的总结,是恩佐老人家对这个品牌对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总结,是法拉利品牌对量产跑车的观念的总结。而恩佐自身的“骄傲”“纯粹”又毫无缩水的印在了F40这匹烈马上。如果说人们习惯用马来形容汽车,那么F40就是当之无愧的头马。如果说F50和恩佐称得上是法拉利旗舰的话,那么F40就是这些旗舰里的标杆。它带领了后续旗舰坚持了恩佐老爷子的纯粹之路。初看F40,人们会觉得跑车怎么可以是这样的?跑车最起码还有一点点空间留给车主放行李,而恩佐只象征性或者说咬着牙在F40前面放了个包而已。如果车主是个对生活要求极高的人,他是不会选择F40的。全车的漆面薄到了看清楚碳纤维的纹路的地步。风挡玻璃也是超薄的,其他车窗等都是是塑料做的。全碳纤维车身也是第一次应用到量产跑车平台上。打开车门更是惨不忍睹,车窗还是手摇的,车门把手更可笑,是一钢条。有80年代特点的方形仪表台上除了该有的仪表,什么都没有。对,你没看错,空调出风口也没有,因为空调是选装。除了空调,收音机,烟灰缸一律没有,换挡杆后面的两个小储物盒更像是摆设。如果你穿个牛仔裤,拿着大屏幕的触摸屏手机,你一定会忍不住吐槽。再看看座位下面,没有地毯覆盖的地板光秃秃的露在空气里,工人焊接留下的痕迹清晰的留在上面。站在外面看,那两个鲜红的筒形座椅,和印着法拉利Logo的四点安全带是唯一的亮点。恩佐的称就是F40简约的内饰,重量是不可商量的原则。夹在两个座椅间的换挡杆更是可怜的连一块装饰皮都没有。舒适豪华这些词都像那些不该有的重量被恩佐毫不犹豫的减掉。为了给涡轮发动机进气和散热而开的那些缝让本身就很轻的车体再次减重。看着车展工作人员打开发动机舱时,飘乎乎的发动机盖在空中像纸一样抖动时候,你就知道它有多轻了。估计车主第一次看见这车时,会不会问问为啥花41万多美金连基本的舒适都保障不了呢?别着急皱眉头,或许您的体重也不让恩佐满意。曾看过隧道里F40狂奔喷火,“轰炸”隧道的视频。只觉得灵魂被那圆形尾灯带着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法拉利和恩佐的世界。他会让你明白法拉利就是为了赛道而生的。一切量产法拉利也是为了服务F1或者勒芒而诞生的。在他的生命最后,他想用这么一辆车让后世知道他的理念,就是每一辆法拉利都是为了追寻速度,胜利而存在的。当F40奔跑时,你就会理解恩佐了,就知道收音机没用,空调没用,除了方向盘,踏板,变速杆,其他都是多余的。因为你就会像吸了海洛因一样沉迷于驾驶,纯粹的驾驶。速度,操控,超车占据了你所有的脑容量,你真的没有时间去在意那些简陋。强大的推力把你按在座椅里,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紧方向盘。虽然是相同的排气量,同样是双涡轮,德国人用缜密而精细的设计让959的涡轮一个一个介入,到了4300转才开始全力输出,这样做解决了涡轮迟滞给操控带来的问题。而恩佐才不会因为驾驶员的能力而对马力有哪怕一丝妥协呢!进入涡轮工作转速时候,双涡轮毫无保留的超强输出让你就感觉突然被踹出去了。别害怕,睁大眼睛,抓紧那个简陋的momo方向盘,看好前方的路。换挡时暴戾的气流试图撕扯泄气阀而发出的震撼“嘭嘭”声,路边飞驰而过的各种残影都是恩佐送给你的“礼物”。我没有接触过真车,不过看了Jeremy和 Chris还有土屋在开F40时的眼神,那是享受的、愉悦的!丧失了理智便能感受到疯狂的快乐。从正面看,法拉利F40像是在狡黠微笑的小孩,不信的话,仔细看雾灯和前进气的组合。大尾翼配合经典四圆灯,实在是经典。透明塑料让发动机和两个增压器暴露在视线里。让你知道它虽然看上去瘦瘦的,其实不好欺负。说到发动机,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很讽刺,截止到F40的上市,甚至到目前为止法拉利量产车只有288GTO和F40使用了涡轮增压发动机。恩佐真的不太重视涡轮增压技术。这一切的故事都要从对手开始说起。288GTO和保时捷959都是为了竞争拉力锦标赛的B组赛事而量身定做的。不同的是,德国人的精密机器参加了比赛并得了三次冠军。而骄傲的意大利人要参赛时,比赛却取消了。959和288GTO的斗法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在两款车的对比上,同样的排气量,同样的发动机布局,德国人的959能输出444匹的马力要比对手多了近50匹,极速更是突破了300。恩佐是个骄傲的人,法拉利的标志也是立起来的马,他要证明这匹马和斯图加特的马可不一样。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故事,959只为德国人坚持了几个月的最快量产车头衔被F40轻松夺走。959用先进的底盘技术证明了机器的重要性,而F40用纯粹的驾驶感觉证明了相反的理论。看似讽刺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其实也在炫耀法拉利的胜利。和F40的意义一样,它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紧随其后的F50的巨大一体式尾翼和看上去没进步多少的内饰都有F40的影子。之后的Enzo地板上的焊接点依然暴露着,一体式尾翼虽然没了,但四个圆圆的头灯还在。一转眼都已经30年了,恩佐老人家早已不在了,法拉利依然进步着按着他的创始人所设定的程序一样。后续的车型加入了更多的新技术,叫价更高,可依然被人们疯抢。纯粹的手动变速箱、离合器的年代已经过去了。那优美的线条配合跳灯,硕大的一体式尾翼的年代也已经走远了。但法拉利的纯粹没有改变,恩佐的理念得到了延续。分页导航第一页:来之不易的“法拉利版权”第二页:F40-“最有个性的法拉利”cta第三页:很有诚意的“京商”F40模型F40-“最有个性的法拉利”回到模型,京商的F40车模很好的用日本人的细心把真车的细节还原了。打开前盖,可以看到镂空的前进气和可开启的大灯结构细节。备胎虽然没有做出来,但是细小的水箱、包、涡轮发动机的进气管都很好的重现了,双叉臂悬挂配合弹簧减震筒和第一版一样是真实可动的。内饰的细节很到位,感觉和真车一样简陋。门板内侧用钢丝取代车门拉手,方向盘上的标志和仪表刻画的很到位,分色清晰,空调的出风口也都是独立件。驾驶位置下的三个踏板也完全没有任何的敷衍,金属的感觉。遮阳板和座椅可动。安全带上的“立马”清晰可见。最大的精细需要一双好眼仔细观察,变速杆上的数字居然刻画的如此清晰。转过来看发动机舱,2.9升8缸发动机是完全的独立件,和车头一样,双叉臂的后悬挂一样暴露在眼帘。两个方方的大盒子就是爆裂的涡轮增压器了。发动机盖上的塑料用料很到位,刚好表现出真车的那种轻盈的塑料感。独特的三出排气管和发动机相连,很有质感,和车头一样,四圆灯中央的散热格栅是镂空的。车轮虽然是塑料做的,但是上了金属漆后很有质感。固定轮子的小夹子和第一版不太一样,是独立的不再敷衍。缺点和优点一样是众多的,在这一批货里,漆面依然还是很严重的问题,掉漆严重一度让我闻京商色变。还有些缺点,比如刹车盘的材质还是塑料的,细看效果感觉一般,内饰塑料件的合模线太明显了点,在红色车漆和别的部件相连的地方有串染的现象,品控也没第一版来的好,我在买红F40轻量时,拆过5个车,有三个尾标翘起,两个前跳灯打不开。当然这些都是相对于这个高价来说的。总体来讲,此款高端版模型论可动细节,整体做工还属上乘。联想到如此经典的车型和如此高的还原程度,它的性价比还是可以的,漆面的质量让模型的保存成了很大的问题,不过没有比它更好的选择了。最后稍微吐槽下,尾部的“Ferrari”标志也太脆弱了,经常把玩过后美滋滋的往回收就发现有字母不翼而飞了,银色普通街道版本的后标已经离我而去很久了,另外一辆LM Wing版的个别字母已经在起飞状态。还有就是如果能让18比例的法拉利F40也像12比例那样排挡杆可动就更好了。F40静静的停在桌面上,亦或是在博物馆里。到了哪里它都是焦点。仿佛脑海中没有什么像样的词汇去形容她的美,或许每天慢慢的品味都不会让我感觉腻。那种美不是惊艳,却一样超凡脱俗,灵动。最重要的可能是点滴中,或者是骨子里面迸发出的纯粹、骄傲,有车的,也有人的。一款车模打开了一扇尘封的门,让历史重见天日,也让我们有了自己的感悟,再翻回头来看车模不由的痴了...分页导航第一页:来之不易的“法拉利版权”第二页:F40“最有个性的法拉利”cta第三页:很有诚意的“京商”F40模型F40-“最有个性的法拉利”1420098514000责编:千帆施民天1420098514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在车模的圈子里针对车模的性质问题一直存在争论。有些人认为模型是玩具,有些人认为它是收藏艺术品。然而,它对于我来说不属于两者中间的任何一种,它既没有玩具那么亲民,也不像古董、邮票一类收藏品一样高端。它更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一段尘封的历史往事,也可能激起心底对某位大师的思念和崇敬,也有可能是起点,当然也可能是终点。从模型到真车,从历史到今天,数不清的人、事和车全部集中在小小的模型上。它带你走进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这里有欢乐、有悲伤、有笑声、有眼泪。来之不易的“法拉利版权”我的收藏从二年级开始,从开始就是这个比例——1:18。至于说为什么不是其他比例,一开始我也不能给你答案,二年级的我每天做完作业都会趴在床上推那辆1:18的捷豹XJ220,后来长大了也就只习惯买这个比例的模型了。只能大概给自己总结了一下原因:一、 更小的24、32比列多为塑料或树脂件拼装车,自己的手艺不行而且没有金属的质感。43比例有合金和树脂且车型丰富,价格区间很大。但是43比例大多数为龟车,也就是门、后备箱、发动机舱打不开。寥寥几个能全开的车型已经天价。二、 比1:18更大的12和10甚至8比例的车模可玩性很好,更加注重细节。但是车型太少了,还有一个我自身的原因——穷。综和所有原因,大概三十多公分长,十几公分宽的大小足够展示适当细节、金属质感和制作风格。已经习惯了1:18比例车模在手上的感觉,不大不小。从开始至今,一直把自己的线路固定在跑车和80-90年代的勒芒赛车上。跑车永远是马路上最“抓眼球”的,无论从速度、外形抑或是声音。或许有人认为跑车也是最不结实的,最不现实的(北京话说不接地气儿),确实是这样的,跑车很贵很拉风却不结实也不舒服。跑车的外形设计不光要流线,其实更是要求很高的审美,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跑车被称之为艺术品的原因。如果说F1赛车是未来汽车技术应用的发动机的话,那么跑车就是传动轴或者变速箱,把这些高科技慢慢的往下传给接地气儿的民用车。从碳纤维车体、独立悬挂到拨片变速器、双离合变速箱等等都可以说明问题。至于后面有所涉及的80-90年代勒芒赛车,它们是模型,其实也是那段纯粹疯狂寻速度的历史精华缩影。作为一个专题的开篇之作,其实有无数车型可以当做选题。但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只有它能当此重任。它就是恩佐的最后一个作品——法拉利F40。时隔近30年,已经有太多高性能车超过了它。但是说到它对法拉利的意义以及对整个跑车世界来说,恐怕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能形容F40了。我是个跑车迷,但对于法拉利我是理性的,它们并不是“第一眼美女”。恩佐习惯在赛场上嚣张,并不喜欢让他的车看上去很嚣张。所以你永远不会在法拉利上找到“张扬”、“锋芒毕露”。初看之下总是平淡无奇,时间长了,量变引起的质变会让你无法自拔。F40就是其中的典型。当初对她并不是一见钟情,车身见棱见角,特别是那尾灯,用“朴素”来形容可能都有点太夸奖它了,可能“寒酸”更适合些。最初的想法总是可笑的,居然认为是恩佐遗作的噱头太大了,大的让所有人闭嘴了。总感觉它的简陋实在是令人发指,对不起那匹能让所有跑车俯首称臣的黑色跃马。其实哪里知道它不仅没有让那匹骄傲的跃马蒙羞,反而让它的毛色更加闪亮耀眼。来说说这辆1:18的F40模型。这两辆F40都是日本京商的产品。京商是一家有历史的模型厂家,但是一直专注于遥控模型的开发。至于这种静态模型,是从1992年才开始的。京商的静态模型从外形的准确度和内饰的精细程度一直可圈可点,而价格一直比竞争对手低一些。在中高端的模型领域一直很受追捧。说到模型,就要提到版权。这辆法拉利F40的版权可谓来之不易。一般模型厂家会直接从汽车厂商购买版权。而京商的法拉利版权是从一家叫做“Hotwheels(风火轮)”的模型商那里转租来的,可谓好事多磨。这两辆F40均不是07年7月上市的第一版。那时候的我知识、品味都不配拥有它们。第一版F40的上市可谓重磅炸弹。毕竟如此经典的车型,与京商可谓精湛的工艺。这样的组合想想就已经让广大模型爱好者颤抖了。借用身边朋友常说的一句话——终于不用再留着布拉格的破车了。布拉格是一个相对低端的意大利品牌,做工很简陋。但在1989年的时候这样粗糙的货色因为F40的发售而价格一路高涨,从34马克涨到200马克,可谓一时洛阳纸贵。再加上模型出的有些年头了,拥有这种模型只能说主人太爱某款车型、或者是您的品味太低。大家可能都收集车模,但有的人是被车型本身魅力所折服,而有的人是被模型体现的强大细节和工艺所吸引。而就我个人,没有任何犹豫的属于后者。宁缺毋滥是我收藏最大的特点,可能同一车型贵的和便宜的能相差近千块人民币甚至更多,我也愿意去攒钱买贵的。汽车是我最爱的伙伴,作为他们的缩影,模型的品质不能太差。当然这种付出也要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一味追求贵的。再回到第一版的F40模型上。由于车型经典,加之做工精细价格给力,毫无疑问的F40卖的很快。红色作为法拉利的标志色最先绝版,特别是后出的红色轻量版本,用了OZ的17英寸五幅黑色轮毂取代了原厂银色五角星轮毂。红色“OZ”字样的精准刻画加上红色车身和黑色轮毂亘古不变的经典搭配让这款轻量版一上市便脱销了。当有些人还在犹豫买不买黑色和黄色时候,发现哪里都没有卖的了。所以在2008年初所有颜色的京商F40就全卖光了。作为一个法拉利的车迷,我一直对F40耿耿于怀。曾几次控制不住想高价从私人处买此款模型。但因为价格和质量的原因一直不能如愿。直到2010年末,京商宣布了复刻法拉利部分车型。一时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些已经拥有第一版的朋友可能有点沮丧。对于像我这样一直在梦里拥有此车的玩家来说真的是惊喜了。与之前不太一样的是,此次发售的包括F40和250GTO均增加了车型,比如这次加入的黑色轻量版本以及后面的勒芒尾翼版本的特殊F40。模型还更换了新包装,新的模型标以High-end以示区别。在标志和车灯等小细节有所提升,最明显的是油箱盖、遮阳板,座椅都做成了可动件,明显增加了可玩性。既然高端了,自然价格也得对得起这两字,第二版的F40直接要价翻了一倍。出于对车型的热爱,我把打工的钱拿出来买了模型。真的有人说过我傻、笨、疯了等等。我只知道我不后悔,因为我发自内心的喜欢这款车型和它的车模。分页导航第一页:来之不易的“法拉利版权”第二页:F40“最有个性的法拉利”第三页:很有诚意的“京商”F40模型F40-“最有个性的法拉利”虽然不曾拥有第一版F40,但能看出是在这第二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模具进行了修改而来的。形准方面做得很好,刻画很到位。遗憾的前盖下面的备胎没有做出来。其他的细节均有所体现。这匹与众不同的烈马被刻画的有血有肉。说到与众不同,这辆F40真的和历史上的任何一款法拉利都不太一样。这里不光说的是它的出世画上了恩佐赛车的句号。也有人说他是最后一部真正的法拉利。就拿外观的设计来说吧,提到法拉利的外观自然不得不说说大名鼎鼎的宾尼法利纳。这对双赢的代表都用对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喜欢80-90年代的法拉利在那段时间的集中爆发。其中最喜欢这款F40。经常我自问为什么最喜欢F40。法拉利在那个年代的精美艺术品实在很多。他们有肌肉型的,有柔美型的。但是F40从头到脚几乎没有找到别的法拉利的影子。它的可怕就是出于那个时代,但却高于那个时代。F40汇聚了宾尼法里纳的所有艺术细胞以及法拉利工程师的所有智慧。不经意之间就成为了最亮的那颗星,照亮了恩佐最后的生命,同时为后世的法拉利跑车注入“灵魂”。继旷世经典250系列之后,法拉利经历了一段“魂不附体”的下坡路。极盛之下往往预示着衰败,宾尼法利纳也难逃命运的掌控。但是从308开始,一切仿佛醍醐灌顶,瞬间开窍。328、348、355、Testarossa经典辈出。从设计角度能看出明显的连贯性,他们彼此之间都有些相同的设计元素。比如Testarossa和348从侧身、车头。车尾任何角度来看都很像。与其夸奖设计师的设计水平不如说同样设计在大小车身上的视觉变化更让人陶醉。但惟独F40,它的设计颠覆了历史,开启了一段新纪元。从大灯来说,或许在跑车里,只有F40和康塔什用了明灯和挑灯结合的方式。F40的熏黑明灯其实是雾灯和左右转向灯。真正的大灯藏在后面。如果比谁的车身上面孔或者洞多,F40当属第一。光车尾开的缝隙就够人数一数了,不过你要是仔细看,会发现这种长的类似等腰三角形一样的进风口设计贯穿整个车身,这在同时代车上是没有的。薄薄的车漆让碳纤维酷炫的纹路清晰可见。如此夸张的一体式尾翼更是让当年法兰克福车展上的看客们目瞪口呆。这款车用每一处细节彰显着与同类的不同之处,却又把这些把“张扬”、“骄傲”和“纯粹”化于无形。作为恩佐一生的总结,每当看到法拉利F40我都会想起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发现突然间,触碰你指间,还有机会,能够感觉,爱一个人的纯粹”。恩佐是一个纯粹的人,一生只为追求速度的巅峰。此外,他还是一个骄傲的人。能大骂客户笨蛋说他们不配开自己生产的汽车的人肯定是骄傲的。F40是总结,是一家知名设计公司对老伙伴的总结,是恩佐老人家对这个品牌对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总结,是法拉利品牌对量产跑车的观念的总结。而恩佐自身的“骄傲”“纯粹”又毫无缩水的印在了F40这匹烈马上。如果说人们习惯用马来形容汽车,那么F40就是当之无愧的头马。如果说F50和恩佐称得上是法拉利旗舰的话,那么F40就是这些旗舰里的标杆。它带领了后续旗舰坚持了恩佐老爷子的纯粹之路。初看F40,人们会觉得跑车怎么可以是这样的?跑车最起码还有一点点空间留给车主放行李,而恩佐只象征性或者说咬着牙在F40前面放了个包而已。如果车主是个对生活要求极高的人,他是不会选择F40的。全车的漆面薄到了看清楚碳纤维的纹路的地步。风挡玻璃也是超薄的,其他车窗等都是是塑料做的。全碳纤维车身也是第一次应用到量产跑车平台上。打开车门更是惨不忍睹,车窗还是手摇的,车门把手更可笑,是一钢条。有80年代特点的方形仪表台上除了该有的仪表,什么都没有。对,你没看错,空调出风口也没有,因为空调是选装。除了空调,收音机,烟灰缸一律没有,换挡杆后面的两个小储物盒更像是摆设。如果你穿个牛仔裤,拿着大屏幕的触摸屏手机,你一定会忍不住吐槽。再看看座位下面,没有地毯覆盖的地板光秃秃的露在空气里,工人焊接留下的痕迹清晰的留在上面。站在外面看,那两个鲜红的筒形座椅,和印着法拉利Logo的四点安全带是唯一的亮点。恩佐的称就是F40简约的内饰,重量是不可商量的原则。夹在两个座椅间的换挡杆更是可怜的连一块装饰皮都没有。舒适豪华这些词都像那些不该有的重量被恩佐毫不犹豫的减掉。为了给涡轮发动机进气和散热而开的那些缝让本身就很轻的车体再次减重。看着车展工作人员打开发动机舱时,飘乎乎的发动机盖在空中像纸一样抖动时候,你就知道它有多轻了。估计车主第一次看见这车时,会不会问问为啥花41万多美金连基本的舒适都保障不了呢?别着急皱眉头,或许您的体重也不让恩佐满意。曾看过隧道里F40狂奔喷火,“轰炸”隧道的视频。只觉得灵魂被那圆形尾灯带着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法拉利和恩佐的世界。他会让你明白法拉利就是为了赛道而生的。一切量产法拉利也是为了服务F1或者勒芒而诞生的。在他的生命最后,他想用这么一辆车让后世知道他的理念,就是每一辆法拉利都是为了追寻速度,胜利而存在的。当F40奔跑时,你就会理解恩佐了,就知道收音机没用,空调没用,除了方向盘,踏板,变速杆,其他都是多余的。因为你就会像吸了海洛因一样沉迷于驾驶,纯粹的驾驶。速度,操控,超车占据了你所有的脑容量,你真的没有时间去在意那些简陋。强大的推力把你按在座椅里,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紧方向盘。虽然是相同的排气量,同样是双涡轮,德国人用缜密而精细的设计让959的涡轮一个一个介入,到了4300转才开始全力输出,这样做解决了涡轮迟滞给操控带来的问题。而恩佐才不会因为驾驶员的能力而对马力有哪怕一丝妥协呢!进入涡轮工作转速时候,双涡轮毫无保留的超强输出让你就感觉突然被踹出去了。别害怕,睁大眼睛,抓紧那个简陋的momo方向盘,看好前方的路。换挡时暴戾的气流试图撕扯泄气阀而发出的震撼“嘭嘭”声,路边飞驰而过的各种残影都是恩佐送给你的“礼物”。我没有接触过真车,不过看了Jeremy和 Chris还有土屋在开F40时的眼神,那是享受的、愉悦的!丧失了理智便能感受到疯狂的快乐。从正面看,法拉利F40像是在狡黠微笑的小孩,不信的话,仔细看雾灯和前进气的组合。大尾翼配合经典四圆灯,实在是经典。透明塑料让发动机和两个增压器暴露在视线里。让你知道它虽然看上去瘦瘦的,其实不好欺负。说到发动机,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很讽刺,截止到F40的上市,甚至到目前为止法拉利量产车只有288GTO和F40使用了涡轮增压发动机。恩佐真的不太重视涡轮增压技术。这一切的故事都要从对手开始说起。288GTO和保时捷959都是为了竞争拉力锦标赛的B组赛事而量身定做的。不同的是,德国人的精密机器参加了比赛并得了三次冠军。而骄傲的意大利人要参赛时,比赛却取消了。959和288GTO的斗法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在两款车的对比上,同样的排气量,同样的发动机布局,德国人的959能输出444匹的马力要比对手多了近50匹,极速更是突破了300。恩佐是个骄傲的人,法拉利的标志也是立起来的马,他要证明这匹马和斯图加特的马可不一样。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故事,959只为德国人坚持了几个月的最快量产车头衔被F40轻松夺走。959用先进的底盘技术证明了机器的重要性,而F40用纯粹的驾驶感觉证明了相反的理论。看似讽刺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其实也在炫耀法拉利的胜利。和F40的意义一样,它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紧随其后的F50的巨大一体式尾翼和看上去没进步多少的内饰都有F40的影子。之后的Enzo地板上的焊接点依然暴露着,一体式尾翼虽然没了,但四个圆圆的头灯还在。一转眼都已经30年了,恩佐老人家早已不在了,法拉利依然进步着按着他的创始人所设定的程序一样。后续的车型加入了更多的新技术,叫价更高,可依然被人们疯抢。纯粹的手动变速箱、离合器的年代已经过去了。那优美的线条配合跳灯,硕大的一体式尾翼的年代也已经走远了。但法拉利的纯粹没有改变,恩佐的理念得到了延续。分页导航第一页:来之不易的“法拉利版权”第二页:F40-“最有个性的法拉利”cta第三页:很有诚意的“京商”F40模型F40-“最有个性的法拉利”回到模型,京商的F40车模很好的用日本人的细心把真车的细节还原了。打开前盖,可以看到镂空的前进气和可开启的大灯结构细节。备胎虽然没有做出来,但是细小的水箱、包、涡轮发动机的进气管都很好的重现了,双叉臂悬挂配合弹簧减震筒和第一版一样是真实可动的。内饰的细节很到位,感觉和真车一样简陋。门板内侧用钢丝取代车门拉手,方向盘上的标志和仪表刻画的很到位,分色清晰,空调的出风口也都是独立件。驾驶位置下的三个踏板也完全没有任何的敷衍,金属的感觉。遮阳板和座椅可动。安全带上的“立马”清晰可见。最大的精细需要一双好眼仔细观察,变速杆上的数字居然刻画的如此清晰。转过来看发动机舱,2.9升8缸发动机是完全的独立件,和车头一样,双叉臂的后悬挂一样暴露在眼帘。两个方方的大盒子就是爆裂的涡轮增压器了。发动机盖上的塑料用料很到位,刚好表现出真车的那种轻盈的塑料感。独特的三出排气管和发动机相连,很有质感,和车头一样,四圆灯中央的散热格栅是镂空的。车轮虽然是塑料做的,但是上了金属漆后很有质感。固定轮子的小夹子和第一版不太一样,是独立的不再敷衍。缺点和优点一样是众多的,在这一批货里,漆面依然还是很严重的问题,掉漆严重一度让我闻京商色变。还有些缺点,比如刹车盘的材质还是塑料的,细看效果感觉一般,内饰塑料件的合模线太明显了点,在红色车漆和别的部件相连的地方有串染的现象,品控也没第一版来的好,我在买红F40轻量时,拆过5个车,有三个尾标翘起,两个前跳灯打不开。当然这些都是相对于这个高价来说的。总体来讲,此款高端版模型论可动细节,整体做工还属上乘。联想到如此经典的车型和如此高的还原程度,它的性价比还是可以的,漆面的质量让模型的保存成了很大的问题,不过没有比它更好的选择了。最后稍微吐槽下,尾部的“Ferrari”标志也太脆弱了,经常把玩过后美滋滋的往回收就发现有字母不翼而飞了,银色普通街道版本的后标已经离我而去很久了,另外一辆LM Wing版的个别字母已经在起飞状态。还有就是如果能让18比例的法拉利F40也像12比例那样排挡杆可动就更好了。F40静静的停在桌面上,亦或是在博物馆里。到了哪里它都是焦点。仿佛脑海中没有什么像样的词汇去形容她的美,或许每天慢慢的品味都不会让我感觉腻。那种美不是惊艳,却一样超凡脱俗,灵动。最重要的可能是点滴中,或者是骨子里面迸发出的纯粹、骄傲,有车的,也有人的。一款车模打开了一扇尘封的门,让历史重见天日,也让我们有了自己的感悟,再翻回头来看车模不由的痴了...分页导航第一页:来之不易的“法拉利版权”第二页:F40“最有个性的法拉利”cta第三页:很有诚意的“京商”F40模型F40-“最有个性的法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