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7Gb auto.huanqiu.comarticleE-Jet拯救世界 传祺反为他人做嫁衣?/e3pmh24qk/e3pmh25cs【环球网报道 记者王晨熙】以往的美国大片中,拯救世界的往往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美国货,从悍马军车到隐形战机,“Made in US”成为了美国宣传自己软实力的另一面大旗。但在迈克尔贝指导的新片《变形金刚4》里,“中国制造”也借着广汽传祺E-Jet概念车的露出,上了一次头条。以往,无论是现象级的《变形金刚》系列电影,还是上映即火爆的《速度与激情》,或者是在国内褒贬不一的《极品飞车》等大片,都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盛宴。以雪佛兰为例,旗下科迈罗车型从第一部一直参演到最新一部,“金领结”这一代号则随着影片的热映,迅速被“大黄蜂”取代,同时也让雪佛兰的品牌形象大幅提升。这不免让人惊叹,“第九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也可以如此经典。而重装亮相的《变形金刚4》,最大的卖点则是全球视角,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元素”。如果说来自中国的牛奶、食品甚至景区、房地产尚可能在一部影片中一闪而过,对美国血统的《变形金刚》汽车人来说,硬“塞”一辆来自中国的自主品牌角色进去,考验的就不仅仅是编剧的功底了。 塑造经典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变形金刚》成功商业化的基础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奠定。这部电影从一代人的儿时回忆出发,从第一部淡化商业元素,到第三部生硬的广告植入,无论是否成功,包括“大黄蜂”在内的几大主角,已经融入电影剧情以及观众的感情。票房也从第一部的7亿美元出头,飙升到《变3》的10亿美元以上。如果说雪佛兰和《变形金刚》是一种相互依存和伴随的螺旋式成长,最终打造了影坛和车坛的双料经典,那广汽传祺在《变4》中的突然亮相恐怕难担纲“传奇”,反而让人不免有为他人做嫁衣的担忧。对比其他动辄数十年历史的经典品牌,诞生仅几年的传祺无疑是小字辈。其自身定位并不完全清晰,产品线尚在规划之中,品牌宣传也在“高端商务”和“时尚家用”间徘徊。纵然在荧幕上大显身手,载着李冰冰全世界跑,但传祺在现实世界中,并未如雪佛兰那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落点。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梁伟彪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传祺将打造高端品牌。而在官方介绍中,也出现了“优雅尊贵、动感时尚融合得恰到好处,完全符合了个人、商务、公务各层次消费者的品位”这样的介绍。但不难发现,这一定位与“汽车人”的形象很难完全匹配,塑造品牌形象的意图,到了电影中反而有些“抢戏”,其宣传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而和传祺一同作战的“队友”们,无论是科迈罗还是兰博基尼,甚至一些卡车品牌,在这部电影诞生前已经诞生了不少经典车型,乃至其本身的发展已成传奇,国内外都不乏拥趸。在电影中亮相,则是品牌形象的进一步强化,甚至对电影走向的引导。让“传祺”与这些“传奇”并肩作战,本意自然是希望能打造另一个“传奇”,但恐怕实际效果更像是“陪太子读书”,自身形象并不清晰,反而更突出了其他品牌。品牌形象稍显薄弱的传祺,其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产品线扩张的略显缓慢。传祺品牌面世4年内,仅仅推出了3款车型。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表示,今年1~5月,传祺销售4.17万辆,但尚不清楚是终端销量还是出货量。而根据环球网统计,终端销量中,超过80%都是GS5一款车型贡献的,月均销量在5000台上下,上市近一年且被寄予厚望GA3车型,销量只有千余台;而塑造品牌形象的GA5销量更是只有区区数百台。和同级竞品车型相比,传祺已经落后几个身位。传祺的3款车型中,GA5上市时间最早,2011年在国内上市首月,近3000台的月销量似乎给了传祺信心。但在探出月销量峰值3200余量后,便下跌至目前的数百台。对于一款支撑品牌形象的车型而言,这一数量无疑难以让厂商满意。品牌定位模糊,车系布局也不丰富,销路没有完全打开,对一个尚处在发展期的品牌而言,似乎亟待解决的问题还不少,但传祺已经开始匆忙打造自己心目中的高端形象。如此操作,虽然让我们佩服广汽领导们的魄力与胆识,以如此前瞻的视角打造品牌,但无论在唤起情感共鸣还是打开销路上,恐怕传祺的努力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自主品牌来说,塑造形象无疑是打造品牌闭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在硬广告日益式微的今天,通过植入实现宣传无疑是颇为大胆的一次尝试。但塑造品牌软实力的基础无疑是拿得出手的产品硬实力,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吉利还是奇瑞,都已经有过惨痛的教训。希望后来者的传祺们,能够避免重蹈覆辙。14036642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wangchenxi环球网140366424000011["9CaKrnJF7jy","9CaKrnJF5ru","9CaKrnJF3ya","9CaKrnJF3nX"]//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4/0625/20140625104709406.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网报道 记者王晨熙】以往的美国大片中,拯救世界的往往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美国货,从悍马军车到隐形战机,“Made in US”成为了美国宣传自己软实力的另一面大旗。但在迈克尔贝指导的新片《变形金刚4》里,“中国制造”也借着广汽传祺E-Jet概念车的露出,上了一次头条。以往,无论是现象级的《变形金刚》系列电影,还是上映即火爆的《速度与激情》,或者是在国内褒贬不一的《极品飞车》等大片,都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盛宴。以雪佛兰为例,旗下科迈罗车型从第一部一直参演到最新一部,“金领结”这一代号则随着影片的热映,迅速被“大黄蜂”取代,同时也让雪佛兰的品牌形象大幅提升。这不免让人惊叹,“第九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也可以如此经典。而重装亮相的《变形金刚4》,最大的卖点则是全球视角,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元素”。如果说来自中国的牛奶、食品甚至景区、房地产尚可能在一部影片中一闪而过,对美国血统的《变形金刚》汽车人来说,硬“塞”一辆来自中国的自主品牌角色进去,考验的就不仅仅是编剧的功底了。 塑造经典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变形金刚》成功商业化的基础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奠定。这部电影从一代人的儿时回忆出发,从第一部淡化商业元素,到第三部生硬的广告植入,无论是否成功,包括“大黄蜂”在内的几大主角,已经融入电影剧情以及观众的感情。票房也从第一部的7亿美元出头,飙升到《变3》的10亿美元以上。如果说雪佛兰和《变形金刚》是一种相互依存和伴随的螺旋式成长,最终打造了影坛和车坛的双料经典,那广汽传祺在《变4》中的突然亮相恐怕难担纲“传奇”,反而让人不免有为他人做嫁衣的担忧。对比其他动辄数十年历史的经典品牌,诞生仅几年的传祺无疑是小字辈。其自身定位并不完全清晰,产品线尚在规划之中,品牌宣传也在“高端商务”和“时尚家用”间徘徊。纵然在荧幕上大显身手,载着李冰冰全世界跑,但传祺在现实世界中,并未如雪佛兰那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落点。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梁伟彪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传祺将打造高端品牌。而在官方介绍中,也出现了“优雅尊贵、动感时尚融合得恰到好处,完全符合了个人、商务、公务各层次消费者的品位”这样的介绍。但不难发现,这一定位与“汽车人”的形象很难完全匹配,塑造品牌形象的意图,到了电影中反而有些“抢戏”,其宣传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而和传祺一同作战的“队友”们,无论是科迈罗还是兰博基尼,甚至一些卡车品牌,在这部电影诞生前已经诞生了不少经典车型,乃至其本身的发展已成传奇,国内外都不乏拥趸。在电影中亮相,则是品牌形象的进一步强化,甚至对电影走向的引导。让“传祺”与这些“传奇”并肩作战,本意自然是希望能打造另一个“传奇”,但恐怕实际效果更像是“陪太子读书”,自身形象并不清晰,反而更突出了其他品牌。品牌形象稍显薄弱的传祺,其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产品线扩张的略显缓慢。传祺品牌面世4年内,仅仅推出了3款车型。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表示,今年1~5月,传祺销售4.17万辆,但尚不清楚是终端销量还是出货量。而根据环球网统计,终端销量中,超过80%都是GS5一款车型贡献的,月均销量在5000台上下,上市近一年且被寄予厚望GA3车型,销量只有千余台;而塑造品牌形象的GA5销量更是只有区区数百台。和同级竞品车型相比,传祺已经落后几个身位。传祺的3款车型中,GA5上市时间最早,2011年在国内上市首月,近3000台的月销量似乎给了传祺信心。但在探出月销量峰值3200余量后,便下跌至目前的数百台。对于一款支撑品牌形象的车型而言,这一数量无疑难以让厂商满意。品牌定位模糊,车系布局也不丰富,销路没有完全打开,对一个尚处在发展期的品牌而言,似乎亟待解决的问题还不少,但传祺已经开始匆忙打造自己心目中的高端形象。如此操作,虽然让我们佩服广汽领导们的魄力与胆识,以如此前瞻的视角打造品牌,但无论在唤起情感共鸣还是打开销路上,恐怕传祺的努力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自主品牌来说,塑造形象无疑是打造品牌闭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在硬广告日益式微的今天,通过植入实现宣传无疑是颇为大胆的一次尝试。但塑造品牌软实力的基础无疑是拿得出手的产品硬实力,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吉利还是奇瑞,都已经有过惨痛的教训。希望后来者的传祺们,能够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