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FeuIx8qBe auto.huanqiu.comarticle欧洲年轻人“只租不买”,“汽车共享”带来了怎样的启示?/e3pmh24qk/e3pofth7r从欧洲到北美,如今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观正为汽车市场带来新的活力。近来,“只租不买”、“汽车共享”的风潮,正在部分欧洲年轻消费群体中悄然兴起,正在为欧洲汽车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也吸引了行业关注的目光。“弃购转租”的新潮流 据报道,如今在欧洲,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弃购转租”用车习惯正在发生新的改变。在德国慕尼黑,28岁的软件工程师杰克每月为共享汽车支付不到200欧元,涵盖日常通勤与周末短途旅行。这比他自己购买使用一辆新车的月均成本要低得多,如果是自己购买一辆私家车,他平均每月需要支出保险200欧元+折旧350欧元,相比之下,租车可显著节省支出。 欧洲汽车租赁协会数据显示,25-35岁汽车消费群体中,72%的人认为“年均里程低于1万公里时,租车比买车划算”。而一些车企与租赁公司的深度绑定,提供性能良好的新车,更是放大了这一优势。欧洲的一些城市之中,“车位争夺”凸显了停车难的问题,巴黎市中心停车位每个均价达4.8万欧元,而共享汽车用户可在300米范围内找到可用车辆。在柏林,租车公司的可灵活覆盖柏林85%的城区,用户通过APP实时定位车辆,依托信用体系简化取车还车流程。这种“去中心化”的服务网络,让年轻人彻底摆脱停车焦虑。斯图加特的调研显示,使用共享汽车后,用户年均节省42小时停车找位时间。来自德国市场机构的调研显示,共享汽车能够兴起的深层次动因,是汽车消费观念的转变。有58%的18-30岁受访者认为,汽车是工具而非身份象征,63% 愿为电动车共享服务支付10%溢价。用户画像显示,租车用户中92%关注车辆碳排放量,78%定期更换车型以体验最新技术。这种“轻资产、重体验”的消费哲学,正重塑汽车作为“移动空间”的价值定义。市场出现个性定制 在欧洲,汽车共享流行的原因,还有消费者环保理念的逐渐养成和普及。其中,荷兰的“碳足迹账户”允许用户使用共享出行积分兑换税收减免,法国对燃油车租赁征收额外环境税,倒逼企业加速电动化布局。政策让电动共享汽车成本较燃油车低35%,形成了新的市场。同时,共享汽车也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体验。在传统汽车租赁模式中,租赁更像是流水线产品,无论是商务出行、家庭度假还是搬家货运,面对的往往是千篇一律的租赁套餐,选择范围局限在车型与租期,服务缺乏深度定制。而当下欧洲的汽车共享服务正打破这一僵局,凭借大数据与平台化运营,实现从“一刀切”到“私人订制”的跨越。在西班牙,有租赁平台的私人共享模式把灵活性发挥到极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以小时或天数为计算方式来租赁车辆。如果只是周末想出去兜兜风,只需提前在APP上预订几个小时的敞篷车,就能享受到阳光与春风;要是计划搬家,也能轻松预约厢式获车,而不必为找到服务满意的搬家公司而发愁。这种个性化服务,满足了不同用户在不同用车场景下的需求,让消费者的每一次用车都有了更好的体验。在德国,有租车公司与铁路系统深度融合,打造出“高铁+共享汽车”的跨城出行新模式。在德国的火车站,专属的共享汽车取车点就像一个个贴心的“出行驿站”。用户下了高铁后,无需再为前往市区的交通发愁,直接在站内就能取到预订的共享汽车,无缝衔接后续行程。这种交通枢纽型服务点已覆盖全德国400多个城市,极大方便了人们的跨城出行,让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在慕尼黑街头,共享汽车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些车辆配备了先进的定位系统,能够实现厘米级的精准定位还车。以前还车时,总是担心位置不准确而产生额外费用,现在有了这项技术,用户只需将车停在指定区域,系统就能快速、准确地识别,还车变得更加轻松。系统优选提升服务 显而易见,欧洲的汽车共享方式正在向系统优化演进,从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柏林的交通模型显示,每辆共享汽车可替代12-15辆私家车,这意味着大量的停车位被释放出来。这些曾经被私家车占据的空间,如今正逐渐转化为城市绿地、休闲广场或商业空间,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在巴塞罗那,电动共享汽车的普及,为城市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更蓝的天空,去年,城市的PM2.5浓度同比下降19%,碳排放量减少2.3万吨。这些数据背后,是共享汽车对环境的积极贡献,它让人们在享受出行便利的同时,也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或许正是这些显著的效应,使得当地政府对汽车共享方式从单纯的监管者,转变为共享出行的积极推动者。在巴黎,政府制定了新的目标,计划在2030年前将共享汽车覆盖率提升至城市内全覆盖。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共享汽车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共享汽车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城市交通的绿色、高效发展。在硬件设施支持方面,德国划定了共享汽车专属停车位,为共享汽车的停放提供了便利。在城市停车位紧张的情况下,专属停车位的设立确保了共享汽车有固定的停靠点,方便用户取车和还车,提高了共享汽车的使用效率。同时,柏林的共享汽车推出了用户社区运营模式,其中,共享汽车平台不仅仅是提供车辆租赁服务,更是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增强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用户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据统计,该社区的用户留存率高达78%。这一数据充分证明,当共享出行平台能够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与用户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连接时,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和粘性将大幅提高。有关行业人士认为,共享出行将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商业模式,其中不仅要注重服务模式的创新,更要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便利,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租车套餐,轻松开启一段愉快的旅行。这不仅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更是为用户提供的情绪价值,从而让相关租车公司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也让用户培养了良好的用车习惯,让共享出行成为用户品质生活的组成部分。1757386543809责编:黄诗瑞中国汽车报网1757386543809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09b83b6fda0d158908580b9f420c028.jpg{"email":"huangshirui@huanqiu.com","name":"黄诗瑞"}
从欧洲到北美,如今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观正为汽车市场带来新的活力。近来,“只租不买”、“汽车共享”的风潮,正在部分欧洲年轻消费群体中悄然兴起,正在为欧洲汽车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也吸引了行业关注的目光。“弃购转租”的新潮流 据报道,如今在欧洲,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弃购转租”用车习惯正在发生新的改变。在德国慕尼黑,28岁的软件工程师杰克每月为共享汽车支付不到200欧元,涵盖日常通勤与周末短途旅行。这比他自己购买使用一辆新车的月均成本要低得多,如果是自己购买一辆私家车,他平均每月需要支出保险200欧元+折旧350欧元,相比之下,租车可显著节省支出。 欧洲汽车租赁协会数据显示,25-35岁汽车消费群体中,72%的人认为“年均里程低于1万公里时,租车比买车划算”。而一些车企与租赁公司的深度绑定,提供性能良好的新车,更是放大了这一优势。欧洲的一些城市之中,“车位争夺”凸显了停车难的问题,巴黎市中心停车位每个均价达4.8万欧元,而共享汽车用户可在300米范围内找到可用车辆。在柏林,租车公司的可灵活覆盖柏林85%的城区,用户通过APP实时定位车辆,依托信用体系简化取车还车流程。这种“去中心化”的服务网络,让年轻人彻底摆脱停车焦虑。斯图加特的调研显示,使用共享汽车后,用户年均节省42小时停车找位时间。来自德国市场机构的调研显示,共享汽车能够兴起的深层次动因,是汽车消费观念的转变。有58%的18-30岁受访者认为,汽车是工具而非身份象征,63% 愿为电动车共享服务支付10%溢价。用户画像显示,租车用户中92%关注车辆碳排放量,78%定期更换车型以体验最新技术。这种“轻资产、重体验”的消费哲学,正重塑汽车作为“移动空间”的价值定义。市场出现个性定制 在欧洲,汽车共享流行的原因,还有消费者环保理念的逐渐养成和普及。其中,荷兰的“碳足迹账户”允许用户使用共享出行积分兑换税收减免,法国对燃油车租赁征收额外环境税,倒逼企业加速电动化布局。政策让电动共享汽车成本较燃油车低35%,形成了新的市场。同时,共享汽车也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体验。在传统汽车租赁模式中,租赁更像是流水线产品,无论是商务出行、家庭度假还是搬家货运,面对的往往是千篇一律的租赁套餐,选择范围局限在车型与租期,服务缺乏深度定制。而当下欧洲的汽车共享服务正打破这一僵局,凭借大数据与平台化运营,实现从“一刀切”到“私人订制”的跨越。在西班牙,有租赁平台的私人共享模式把灵活性发挥到极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以小时或天数为计算方式来租赁车辆。如果只是周末想出去兜兜风,只需提前在APP上预订几个小时的敞篷车,就能享受到阳光与春风;要是计划搬家,也能轻松预约厢式获车,而不必为找到服务满意的搬家公司而发愁。这种个性化服务,满足了不同用户在不同用车场景下的需求,让消费者的每一次用车都有了更好的体验。在德国,有租车公司与铁路系统深度融合,打造出“高铁+共享汽车”的跨城出行新模式。在德国的火车站,专属的共享汽车取车点就像一个个贴心的“出行驿站”。用户下了高铁后,无需再为前往市区的交通发愁,直接在站内就能取到预订的共享汽车,无缝衔接后续行程。这种交通枢纽型服务点已覆盖全德国400多个城市,极大方便了人们的跨城出行,让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在慕尼黑街头,共享汽车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些车辆配备了先进的定位系统,能够实现厘米级的精准定位还车。以前还车时,总是担心位置不准确而产生额外费用,现在有了这项技术,用户只需将车停在指定区域,系统就能快速、准确地识别,还车变得更加轻松。系统优选提升服务 显而易见,欧洲的汽车共享方式正在向系统优化演进,从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柏林的交通模型显示,每辆共享汽车可替代12-15辆私家车,这意味着大量的停车位被释放出来。这些曾经被私家车占据的空间,如今正逐渐转化为城市绿地、休闲广场或商业空间,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在巴塞罗那,电动共享汽车的普及,为城市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更蓝的天空,去年,城市的PM2.5浓度同比下降19%,碳排放量减少2.3万吨。这些数据背后,是共享汽车对环境的积极贡献,它让人们在享受出行便利的同时,也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或许正是这些显著的效应,使得当地政府对汽车共享方式从单纯的监管者,转变为共享出行的积极推动者。在巴黎,政府制定了新的目标,计划在2030年前将共享汽车覆盖率提升至城市内全覆盖。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共享汽车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共享汽车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城市交通的绿色、高效发展。在硬件设施支持方面,德国划定了共享汽车专属停车位,为共享汽车的停放提供了便利。在城市停车位紧张的情况下,专属停车位的设立确保了共享汽车有固定的停靠点,方便用户取车和还车,提高了共享汽车的使用效率。同时,柏林的共享汽车推出了用户社区运营模式,其中,共享汽车平台不仅仅是提供车辆租赁服务,更是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增强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用户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据统计,该社区的用户留存率高达78%。这一数据充分证明,当共享出行平台能够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与用户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连接时,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和粘性将大幅提高。有关行业人士认为,共享出行将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商业模式,其中不仅要注重服务模式的创新,更要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便利,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租车套餐,轻松开启一段愉快的旅行。这不仅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更是为用户提供的情绪价值,从而让相关租车公司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也让用户培养了良好的用车习惯,让共享出行成为用户品质生活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