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yIDPWQXFP作者:李康子auto.huanqiu.comarticle轮胎行业深度调整:差异化转型初现成效/e3pmh24qk/e3pn4ens62025年,全球轮胎行业正经历显著挑战。多家行业巨头财报显示业绩下滑,终端市场需求疲软,成本压力持续高企。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国际龙头企业均出现净亏损。中国国内多家轮胎企业也发布预警,预期利润大幅下降,部分企业预计跌幅可达80%。行业整体处于一轮深度调整期。行业面临三重压力原料成本持续上涨是主要压力来源。天然橡胶价格长期维持在14000-16000元/吨的高位区间;合成橡胶成本则伴随原油价格波动而明显上升。对于欧洲轮胎制造商而言,能源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的占比也已上升至20%以上。与此同时,以中策、赛轮、玲珑、森麒麟等为代表的中国头部轮胎企业及山东轮胎品牌,凭借在中低端市场的成本竞争力和灵活的渠道策略,加剧了市场价格竞争,进一步压缩了行业整体盈利空间。行业收缩与战略调整成普遍选择面对困境,结构性调整成为多家大型轮胎企业的共同应对策略。普利司通关停了运营逾百年的欧洲工厂,固特异剥离了部分非核心资产以优化资产负债表,东洋轮胎也决定调整其生产网络,退出在中国的本土制造业务。行业正处于显著的策略调整与成本结构优化周期之中。锦湖与倍耐力:聚焦高价值领域实现增长在此背景下,锦湖轮胎与倍耐力表现相对突出,实现了逆势增长。锦湖轮胎2025年二季度销售额达到1.2213万亿韩元,创历史新高;营业利润1752亿韩元,利润率为13.5%,销售额同比增长7.9%。倍耐力也在上半年实现了净利润3.53%的增长。分析其发展路径,专注于高附加值细分市场是两家企业的共同特点。锦湖轮胎:全球化布局与高端化产品驱动锦湖通过全球化布局、高端产品策略及推进绿色制造,在竞争中取得进展。在欧洲市场,2024年销售额较2020年增长显著;2025年一季度,依托新能源车型配套及本地化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15%。北美市场得益于灵活的关税应对策略,销售额增长31%。在中国市场,聚焦EnnoV系列新能源轮胎,销售额增长18%。产品高端化是核心策略之一。2025年二季度,其18英寸以上轮胎销售占比提升至43.4%,有效提升了产品均价。同时,锦湖在原配胎(OE)领域持续拓展,成功配套大众Passat、斯柯达Superb、现代NEXO、起亚Tasman等车型,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溢价能力。此外,锦湖积极构建ESG竞争力:南京工厂利用光伏发电替代20%用电;天津工厂获工信部“绿色工厂”认证;越南工厂优化工艺降本减耗。公司承诺至2045年全面使用可持续材料并实现净零排放,为其品牌价值和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倍耐力:深耕超高端高性能市场倍耐力的优势在于其在超高端、大尺寸(18英寸以上)高性能轮胎领域的专注,该领域占其业务比重高达82%。作为法拉利、保时捷等高端品牌的核心配套伙伴,倍耐力在传统轮胎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依托高端大尺寸轮胎市场的增长,支撑了其盈利能力,在上半年保持了18%的EBITDA利润率。行业转型: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发展当前轮胎行业的竞争模式正在加速演变。依赖规模和成本进行同质化竞争的路径日益困难。对高价值细分领域的深耕、供应链地缘策略的优化,以及通过绿色生产实现降本增效,正成为新的关键竞争因素。轮胎行业的深度调整仍在持续。锦湖和倍耐力的发展案例表明,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与ESG并重”转型的过程中,以高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差异化战略,正成为企业应对挑战、寻求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175557852339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康子环球网1755590152995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acfc67908b421f02014710041a7d2937u0.jpeg{"email":"likangzi@huanqiu.com","name":"李康子"}
2025年,全球轮胎行业正经历显著挑战。多家行业巨头财报显示业绩下滑,终端市场需求疲软,成本压力持续高企。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国际龙头企业均出现净亏损。中国国内多家轮胎企业也发布预警,预期利润大幅下降,部分企业预计跌幅可达80%。行业整体处于一轮深度调整期。行业面临三重压力原料成本持续上涨是主要压力来源。天然橡胶价格长期维持在14000-16000元/吨的高位区间;合成橡胶成本则伴随原油价格波动而明显上升。对于欧洲轮胎制造商而言,能源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的占比也已上升至20%以上。与此同时,以中策、赛轮、玲珑、森麒麟等为代表的中国头部轮胎企业及山东轮胎品牌,凭借在中低端市场的成本竞争力和灵活的渠道策略,加剧了市场价格竞争,进一步压缩了行业整体盈利空间。行业收缩与战略调整成普遍选择面对困境,结构性调整成为多家大型轮胎企业的共同应对策略。普利司通关停了运营逾百年的欧洲工厂,固特异剥离了部分非核心资产以优化资产负债表,东洋轮胎也决定调整其生产网络,退出在中国的本土制造业务。行业正处于显著的策略调整与成本结构优化周期之中。锦湖与倍耐力:聚焦高价值领域实现增长在此背景下,锦湖轮胎与倍耐力表现相对突出,实现了逆势增长。锦湖轮胎2025年二季度销售额达到1.2213万亿韩元,创历史新高;营业利润1752亿韩元,利润率为13.5%,销售额同比增长7.9%。倍耐力也在上半年实现了净利润3.53%的增长。分析其发展路径,专注于高附加值细分市场是两家企业的共同特点。锦湖轮胎:全球化布局与高端化产品驱动锦湖通过全球化布局、高端产品策略及推进绿色制造,在竞争中取得进展。在欧洲市场,2024年销售额较2020年增长显著;2025年一季度,依托新能源车型配套及本地化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15%。北美市场得益于灵活的关税应对策略,销售额增长31%。在中国市场,聚焦EnnoV系列新能源轮胎,销售额增长18%。产品高端化是核心策略之一。2025年二季度,其18英寸以上轮胎销售占比提升至43.4%,有效提升了产品均价。同时,锦湖在原配胎(OE)领域持续拓展,成功配套大众Passat、斯柯达Superb、现代NEXO、起亚Tasman等车型,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溢价能力。此外,锦湖积极构建ESG竞争力:南京工厂利用光伏发电替代20%用电;天津工厂获工信部“绿色工厂”认证;越南工厂优化工艺降本减耗。公司承诺至2045年全面使用可持续材料并实现净零排放,为其品牌价值和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倍耐力:深耕超高端高性能市场倍耐力的优势在于其在超高端、大尺寸(18英寸以上)高性能轮胎领域的专注,该领域占其业务比重高达82%。作为法拉利、保时捷等高端品牌的核心配套伙伴,倍耐力在传统轮胎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依托高端大尺寸轮胎市场的增长,支撑了其盈利能力,在上半年保持了18%的EBITDA利润率。行业转型: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发展当前轮胎行业的竞争模式正在加速演变。依赖规模和成本进行同质化竞争的路径日益困难。对高价值细分领域的深耕、供应链地缘策略的优化,以及通过绿色生产实现降本增效,正成为新的关键竞争因素。轮胎行业的深度调整仍在持续。锦湖和倍耐力的发展案例表明,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与ESG并重”转型的过程中,以高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差异化战略,正成为企业应对挑战、寻求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