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EBOiedZHht作者:郝爽言 胡雨薇world.huanqiu.comarticle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中马两国是以心相交的好伙伴/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赴东南亚特派记者 郝爽言 胡雨薇】7月12日,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在吉隆坡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刚刚从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沿线考察归来的欧阳大使在采访中回顾了中马关系及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情况,展望了两国重要理念对接前景,分享了中马民间融合交流的感受。环球时报:今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明年将迎来两国建交50周年。今年年初,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成功访问中国,两国领导人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您如何评价当前的中马关系? 欧阳玉靖:中马两国是缔结千年友谊的好邻居,是以心相交的好伙伴,也是合作共赢的好朋友,两国关系一直走在中国同东盟国家关系前列。可以说,中马关系历久弥坚,前景非常广阔:一是两国高层掌舵引领中马关系。正如你说的,今年3月,两国领导人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这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为新时期中马两国关系的发展擘画了蓝图,开启了中马关系的新篇章。当时我也有幸陪同安瓦尔总理一起回到北京参加了各种会见,整个会谈的气氛非常好,达成的几项共识的确为今后中马关系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二是中马经贸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保驾护航。去年,中马双边贸易额达2036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稳步向前,不断释放发展红利。我最近刚去看了东海岸铁路,跨越了四个州,走了600多公里。东海岸铁路就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旗舰项目、标杆项目,你们有机会肯定也会看到东海岸铁路的进展。安瓦尔总理访华期间,300位马来西亚企业家随团参访。在北京期间,马来西亚的企业家和中国的企业家召开了合作论坛。两国商界签署数额高达1700亿马币的19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创下历史新高。三是两国人文交流扬帆起航。中马文化、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成果非常突出。以旅游为例,自2012年以来,中国一直是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外最大的旅游客源国,中国游客创造的消费占马来西亚旅游总收入的17.8%。随着疫情的好转,赴马来西亚的中国游客络绎不绝,旅游业的复苏有望为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动力。今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明年我们将迎来两国建交50周年。我近日刚见了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部长,对于两国为庆祝明年建交五十周年有哪些经贸合作的项目,我们进行了梳理、交换了意见。我想,随着建交五十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或项目逐步展开,中马两国将迎来关系发展的更加美好的明天,这一点我们非常有信心。环球时报: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您如何评价过去十年中马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展望下一个十年,马来西亚各界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哪些期待?欧阳玉靖: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马来西亚是最早一批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马总理连续赴华出席前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两国领导人关心和支持下,中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硕果累累。根据马方数据,2022年中国对马直接投资达125亿美元,占马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三分之一,“两国双园”、东海岸铁路等旗舰项目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中马经贸合作提供强大动力。今年3月,中马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要不断提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水平,推进重点项目,培育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高端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合作增长点。相信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成果不断显现,更好惠及两国人民。环球时报: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哥打巴鲁站近日正式开工,哥打巴鲁站是马东铁项目首个开工建设车站,也是马东铁线路的起始车站。您刚刚也说到刚从马东铁项目上考察回来,我们也想听您谈谈马东铁这个项目对于当地经济发展、交通联通和民生福祉的影响和意义?欧阳玉靖:我上周用了三天时间,带着我们使馆的有关同事沿着马东铁的全线走了一遍,感受体会很深。东海岸铁路项目是中马两国间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同时也是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承建的最大的单体工程项目。铁路全长665公里,横穿整个马来半岛,纵贯马来西亚南北。在这次考察之前,我也几次到马东铁的不同地点进行实地考察,这一次是对沿线进行了全线考察。从宏观角度来讲,马东铁项目充分体现了中马友好和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也彰显了“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价值和理念。具体来说,马东铁项目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与联通、以及增进民生福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促进马整体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机遇。有研究统计,仅在马东铁的建设阶段,马东铁项目将拉动马来西亚经济增长2.7%,拉动商品进口、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3.3%和2.1%。目前项目土建工程采用属地化分包与采购,这一比例超过40%。目前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大致有一两千家马来西亚的公司参与到马东铁的项目建设之中。二是推动东西海岸协调发展,加快人员和货物运输。整个马东铁项目建成之后,从最北边的吉兰丹州到吉隆坡的时间大致将缩短至四小时,不仅为社会大众提供舒适便捷的出行货运方式,还将带动铁路沿线商业、物流、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帮助本地商品和服务走向全马各地。三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培养本地化铁路人才。截至目前,马东铁全线工人数超过21549人,为马来西亚创造的就业岗位超5000个,招聘属地员工6179人次。此外,马东铁项目还实施“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计划”,将为马来西亚培养5000名铁路人才,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1052人。四是弘扬“一带一路”正能量,促进中马两国民心相通。马东铁项目突出“中国风、国际范、马来味”的文化理念,企业自扎根马来西亚以来,深度融入当地社会,在施工过程中也多次向马来西亚水灾地区提供各种物资帮助,帮扶当地孤儿院,参与社区重建,助力当地中文教育,巩固中马友好的民间基础,推动两国民心相通。环球时报: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这对“两国双园”是中国同东盟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创新典范。我们注意到,来到马中关丹产业园投资的中企为当地带来了新就业、新技术、新产业。您如何看待“两国双园”以及中马合作在完善稳定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领域的意义?欧阳玉靖:中马两国经贸往来密切,经济互补性强,在稳定地区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正如你所说的,马中关丹产业园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对方互设产业园区的先河。产业园不仅是中国在马来西亚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产业园区,也是马来西亚政府重点支持的项目,还被列入“一带一路”规划重大项目和跨境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基地。产业园整合当地资源和产业,面向亚太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及有色金属,机械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加工贸易和物流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截至2023年5月,产业园地块已全部出让,协议投资超460亿元人民币。中马经贸合作以“东西并进、旗舰引领”为特点,东部一园一港一线,关丹产业园与关丹港联动,东海岸铁路贯穿南北、连接东西;西部一港,即西海岸巴生港,2022年其吞吐量接近1400万标准箱,在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上升至第十一位。中马间还积极深化电子电气、汽车制造、铁路港口等领域合作,深入挖掘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发展潜力,中国与地区产业链深度相嵌,实现合作共赢。环球时报: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繁荣,也为国际社会的进步及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今年1月,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亦提出“昌明大马”的理念。您如何看待两个理念对接的前景?欧阳玉靖:我近日拜会马来西亚总理府宗教事务部长,双方在交换意见的时候,他也提到了“中马命运共同体”和“昌明大马”理念相似的这一认知。在安瓦尔总理访华期间,中马双方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可以说是此访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昌明大马”两大理念的对接既宏大又具体。具体而言,一是要以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为指引,推动双方各领域合作朝着更高质量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二是要深化发展战略对接,促进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人才链的深度互嵌互融,共同推进好重大项目合作,像“两国双园”、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来推动融合发展,实现更大互利双赢。三是要不断提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水平。过去,我们推进“一带一路”的合作更多的是基础设施建设这种传统层面的合作,今后我们要着力朝电子电气、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高端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逐步迈进,把它们培养为中马两国新的合作增长点,鼓励双方合作朝着创新、智能、数字、绿色等方向提质升级,以便于更好地惠及两国及两国人民。四是要进一步做好两国民心相通工作,加强人文交流,积极开展教育、文化、旅游、媒体、智库等领域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相互了解。我们近日见马总理府宗教事务部长的时候,双方也都谈到了促进两国的文明交流与对话,这也是促进民心相通,促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的非常重要的手段。环球时报:中马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马来西亚华人众多,您之前在走访马来西亚各地时,也会特别到访许多与中国历史、文化有渊源的地点,其间是否有令您印象深刻的地方或感悟可与我们分享?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种族、多元化国家,在观察该国多族群的融合与碰撞方面,对中马交流合作有何提示与启发?欧阳玉靖:我想结合两个例子分享我的感受。第一个例子是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的历史佳话。今年3月,中国领导人在北京与安瓦尔总理会晤时回顾了这段历史,安瓦尔总理谈到马六甲的三宝山和华人清真寺,动情地说:“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经济交流,它是文化的碰撞和文明的包容”。我们在参访马六甲时,都能深刻感受到郑和的形象和精神在当地深入人心。当时到达马六甲的中国人与当地人通婚,其后裔族群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峇峇娘惹文化,成为中马友好的重要象征。第二个例子是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马来西亚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系统的中文教育体系,是除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两岸四地外,唯一保持和实现完整中文教育的海外国家。在已举办两届的“中马大学生汉语辩论赛”中,最终都是马来西亚代表队夺得冠军。马来西亚各地都能看到浓郁的“中国元素”和“中华风情”,听到标准的普通话,以闽南、客家、潮汕、海南等群体为主的华人社会,很好传承了地方语言、生活方式和风尚习俗等文化传统。每逢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佳节,华人都会阖家团聚,举办各类庆祝活动。可以说,马来西亚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保存最完整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发展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只要秉持包容精神,相互尊重理解、平等对话,多元文化在一个国家就可以和谐共生,同样,多种文明在同一个世界也可以求同存异、相得益彰。我们将与马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交流互鉴,拓展两国在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为构建中马命运共同体注入文明动能。环球时报:南海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与个别东盟国家之间的重要议题,但同时也是域外国家时常用来挑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渲染地区紧张氛围的敏感议题。您曾在外交部负责中国边界与海洋外交工作,如今来马来西亚担任大使一职两年有余,对于中国与地区国家携手处理有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有何观察和感受?欧阳玉靖:南海是地区国家共同的家园,不应成为域外势力的狩猎场。南海的和平稳定符合地区国家利益。任何国家借南海问题挑拨地区国家关系、渲染地区紧张的企图都是徒劳的。欣慰的是,在地区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中国和有关各方一道,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管控分歧,继续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大力推进海上务实合作,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维护了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我担任驻马来西亚大使以来对南海问题的突出感受是,中马之间在南海问题上虽各有立场和看法,但始终以双边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为重,本着友好精神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这充分证明,只要地区国家坚持相互信任、团结合作,就能掌握处理争议问题的主动权。环球时报:近年来,美国不断增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方面加紧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络。有分析认为,美国和中国愈发在东南亚形成影响力竞争对抗的趋势。您对此怎么看?一些西方的官员、政客或者媒体和智库不断在东南亚地区宣扬“中国威胁”论,拉拢地区国家对抗中国,您对此有什么回应?欧阳玉靖:今年是中国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2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32年来,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年来,中国和东盟成功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双方合作日益成为亚太最具活力、最富成果的典范,有力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指出,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我们始终希望中美两个大国能够找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这对于东南亚地区也有重要意义。有一些杂音鼓吹“中国威胁论”,试图挑拨中国与地区国家关系。对于这种赤裸裸的冷战思维,有识之士看得清清楚楚。中国和马来西亚同属亚洲文明,都是发展中国家、重要新兴经济体和国际舞台上的进步力量,是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受益者、贡献者、维护者。我们愿同马来西亚一道弘扬亚洲文明,坚持战略自主,加强战略协作,坚守东亚合作初心,支持东盟中心地位,坚决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长远利益。169239305100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69240978293012[]{"email":"fanyuwei@huanqiu.com","name":"樊羽玮"}
【环球时报赴东南亚特派记者 郝爽言 胡雨薇】7月12日,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在吉隆坡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刚刚从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沿线考察归来的欧阳大使在采访中回顾了中马关系及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情况,展望了两国重要理念对接前景,分享了中马民间融合交流的感受。环球时报:今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明年将迎来两国建交50周年。今年年初,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成功访问中国,两国领导人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您如何评价当前的中马关系? 欧阳玉靖:中马两国是缔结千年友谊的好邻居,是以心相交的好伙伴,也是合作共赢的好朋友,两国关系一直走在中国同东盟国家关系前列。可以说,中马关系历久弥坚,前景非常广阔:一是两国高层掌舵引领中马关系。正如你说的,今年3月,两国领导人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这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为新时期中马两国关系的发展擘画了蓝图,开启了中马关系的新篇章。当时我也有幸陪同安瓦尔总理一起回到北京参加了各种会见,整个会谈的气氛非常好,达成的几项共识的确为今后中马关系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二是中马经贸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保驾护航。去年,中马双边贸易额达2036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稳步向前,不断释放发展红利。我最近刚去看了东海岸铁路,跨越了四个州,走了600多公里。东海岸铁路就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旗舰项目、标杆项目,你们有机会肯定也会看到东海岸铁路的进展。安瓦尔总理访华期间,300位马来西亚企业家随团参访。在北京期间,马来西亚的企业家和中国的企业家召开了合作论坛。两国商界签署数额高达1700亿马币的19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创下历史新高。三是两国人文交流扬帆起航。中马文化、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成果非常突出。以旅游为例,自2012年以来,中国一直是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外最大的旅游客源国,中国游客创造的消费占马来西亚旅游总收入的17.8%。随着疫情的好转,赴马来西亚的中国游客络绎不绝,旅游业的复苏有望为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动力。今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明年我们将迎来两国建交50周年。我近日刚见了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部长,对于两国为庆祝明年建交五十周年有哪些经贸合作的项目,我们进行了梳理、交换了意见。我想,随着建交五十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或项目逐步展开,中马两国将迎来关系发展的更加美好的明天,这一点我们非常有信心。环球时报: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您如何评价过去十年中马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展望下一个十年,马来西亚各界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哪些期待?欧阳玉靖: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马来西亚是最早一批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马总理连续赴华出席前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两国领导人关心和支持下,中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硕果累累。根据马方数据,2022年中国对马直接投资达125亿美元,占马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三分之一,“两国双园”、东海岸铁路等旗舰项目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中马经贸合作提供强大动力。今年3月,中马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要不断提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水平,推进重点项目,培育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高端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合作增长点。相信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成果不断显现,更好惠及两国人民。环球时报: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哥打巴鲁站近日正式开工,哥打巴鲁站是马东铁项目首个开工建设车站,也是马东铁线路的起始车站。您刚刚也说到刚从马东铁项目上考察回来,我们也想听您谈谈马东铁这个项目对于当地经济发展、交通联通和民生福祉的影响和意义?欧阳玉靖:我上周用了三天时间,带着我们使馆的有关同事沿着马东铁的全线走了一遍,感受体会很深。东海岸铁路项目是中马两国间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同时也是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承建的最大的单体工程项目。铁路全长665公里,横穿整个马来半岛,纵贯马来西亚南北。在这次考察之前,我也几次到马东铁的不同地点进行实地考察,这一次是对沿线进行了全线考察。从宏观角度来讲,马东铁项目充分体现了中马友好和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也彰显了“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价值和理念。具体来说,马东铁项目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与联通、以及增进民生福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促进马整体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机遇。有研究统计,仅在马东铁的建设阶段,马东铁项目将拉动马来西亚经济增长2.7%,拉动商品进口、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3.3%和2.1%。目前项目土建工程采用属地化分包与采购,这一比例超过40%。目前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大致有一两千家马来西亚的公司参与到马东铁的项目建设之中。二是推动东西海岸协调发展,加快人员和货物运输。整个马东铁项目建成之后,从最北边的吉兰丹州到吉隆坡的时间大致将缩短至四小时,不仅为社会大众提供舒适便捷的出行货运方式,还将带动铁路沿线商业、物流、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帮助本地商品和服务走向全马各地。三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培养本地化铁路人才。截至目前,马东铁全线工人数超过21549人,为马来西亚创造的就业岗位超5000个,招聘属地员工6179人次。此外,马东铁项目还实施“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计划”,将为马来西亚培养5000名铁路人才,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1052人。四是弘扬“一带一路”正能量,促进中马两国民心相通。马东铁项目突出“中国风、国际范、马来味”的文化理念,企业自扎根马来西亚以来,深度融入当地社会,在施工过程中也多次向马来西亚水灾地区提供各种物资帮助,帮扶当地孤儿院,参与社区重建,助力当地中文教育,巩固中马友好的民间基础,推动两国民心相通。环球时报: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这对“两国双园”是中国同东盟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创新典范。我们注意到,来到马中关丹产业园投资的中企为当地带来了新就业、新技术、新产业。您如何看待“两国双园”以及中马合作在完善稳定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领域的意义?欧阳玉靖:中马两国经贸往来密切,经济互补性强,在稳定地区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正如你所说的,马中关丹产业园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对方互设产业园区的先河。产业园不仅是中国在马来西亚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产业园区,也是马来西亚政府重点支持的项目,还被列入“一带一路”规划重大项目和跨境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基地。产业园整合当地资源和产业,面向亚太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及有色金属,机械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加工贸易和物流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截至2023年5月,产业园地块已全部出让,协议投资超460亿元人民币。中马经贸合作以“东西并进、旗舰引领”为特点,东部一园一港一线,关丹产业园与关丹港联动,东海岸铁路贯穿南北、连接东西;西部一港,即西海岸巴生港,2022年其吞吐量接近1400万标准箱,在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上升至第十一位。中马间还积极深化电子电气、汽车制造、铁路港口等领域合作,深入挖掘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发展潜力,中国与地区产业链深度相嵌,实现合作共赢。环球时报: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繁荣,也为国际社会的进步及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今年1月,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亦提出“昌明大马”的理念。您如何看待两个理念对接的前景?欧阳玉靖:我近日拜会马来西亚总理府宗教事务部长,双方在交换意见的时候,他也提到了“中马命运共同体”和“昌明大马”理念相似的这一认知。在安瓦尔总理访华期间,中马双方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可以说是此访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昌明大马”两大理念的对接既宏大又具体。具体而言,一是要以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为指引,推动双方各领域合作朝着更高质量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二是要深化发展战略对接,促进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人才链的深度互嵌互融,共同推进好重大项目合作,像“两国双园”、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来推动融合发展,实现更大互利双赢。三是要不断提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水平。过去,我们推进“一带一路”的合作更多的是基础设施建设这种传统层面的合作,今后我们要着力朝电子电气、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高端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逐步迈进,把它们培养为中马两国新的合作增长点,鼓励双方合作朝着创新、智能、数字、绿色等方向提质升级,以便于更好地惠及两国及两国人民。四是要进一步做好两国民心相通工作,加强人文交流,积极开展教育、文化、旅游、媒体、智库等领域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相互了解。我们近日见马总理府宗教事务部长的时候,双方也都谈到了促进两国的文明交流与对话,这也是促进民心相通,促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的非常重要的手段。环球时报:中马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马来西亚华人众多,您之前在走访马来西亚各地时,也会特别到访许多与中国历史、文化有渊源的地点,其间是否有令您印象深刻的地方或感悟可与我们分享?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种族、多元化国家,在观察该国多族群的融合与碰撞方面,对中马交流合作有何提示与启发?欧阳玉靖:我想结合两个例子分享我的感受。第一个例子是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的历史佳话。今年3月,中国领导人在北京与安瓦尔总理会晤时回顾了这段历史,安瓦尔总理谈到马六甲的三宝山和华人清真寺,动情地说:“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经济交流,它是文化的碰撞和文明的包容”。我们在参访马六甲时,都能深刻感受到郑和的形象和精神在当地深入人心。当时到达马六甲的中国人与当地人通婚,其后裔族群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峇峇娘惹文化,成为中马友好的重要象征。第二个例子是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马来西亚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系统的中文教育体系,是除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两岸四地外,唯一保持和实现完整中文教育的海外国家。在已举办两届的“中马大学生汉语辩论赛”中,最终都是马来西亚代表队夺得冠军。马来西亚各地都能看到浓郁的“中国元素”和“中华风情”,听到标准的普通话,以闽南、客家、潮汕、海南等群体为主的华人社会,很好传承了地方语言、生活方式和风尚习俗等文化传统。每逢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佳节,华人都会阖家团聚,举办各类庆祝活动。可以说,马来西亚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保存最完整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发展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只要秉持包容精神,相互尊重理解、平等对话,多元文化在一个国家就可以和谐共生,同样,多种文明在同一个世界也可以求同存异、相得益彰。我们将与马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交流互鉴,拓展两国在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为构建中马命运共同体注入文明动能。环球时报:南海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与个别东盟国家之间的重要议题,但同时也是域外国家时常用来挑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渲染地区紧张氛围的敏感议题。您曾在外交部负责中国边界与海洋外交工作,如今来马来西亚担任大使一职两年有余,对于中国与地区国家携手处理有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有何观察和感受?欧阳玉靖:南海是地区国家共同的家园,不应成为域外势力的狩猎场。南海的和平稳定符合地区国家利益。任何国家借南海问题挑拨地区国家关系、渲染地区紧张的企图都是徒劳的。欣慰的是,在地区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中国和有关各方一道,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管控分歧,继续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大力推进海上务实合作,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维护了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我担任驻马来西亚大使以来对南海问题的突出感受是,中马之间在南海问题上虽各有立场和看法,但始终以双边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为重,本着友好精神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这充分证明,只要地区国家坚持相互信任、团结合作,就能掌握处理争议问题的主动权。环球时报:近年来,美国不断增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方面加紧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络。有分析认为,美国和中国愈发在东南亚形成影响力竞争对抗的趋势。您对此怎么看?一些西方的官员、政客或者媒体和智库不断在东南亚地区宣扬“中国威胁”论,拉拢地区国家对抗中国,您对此有什么回应?欧阳玉靖:今年是中国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2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32年来,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年来,中国和东盟成功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双方合作日益成为亚太最具活力、最富成果的典范,有力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指出,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我们始终希望中美两个大国能够找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这对于东南亚地区也有重要意义。有一些杂音鼓吹“中国威胁论”,试图挑拨中国与地区国家关系。对于这种赤裸裸的冷战思维,有识之士看得清清楚楚。中国和马来西亚同属亚洲文明,都是发展中国家、重要新兴经济体和国际舞台上的进步力量,是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受益者、贡献者、维护者。我们愿同马来西亚一道弘扬亚洲文明,坚持战略自主,加强战略协作,坚守东亚合作初心,支持东盟中心地位,坚决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