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16aX auto.huanqiu.comarticle政府工作报告改“新能源汽车”为“清洁能源汽车”/e3pmh24qk/e3pmh25cs在今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及“汽车”的唯一一句,出现在报告第三部分《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其中,第七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提出三大措施——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在阐述“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时,报告提出“要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可见,政府对汽车领域的基本诉求点,依旧是减排、治污,这成为本届政府提出的环保主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很多人都留意到,今年报告中所用的汽车词汇,已然发生了变化——清洁能源汽车,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我们先来重温下前些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2016年:活跃二手车市场,大力发展和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充电设施。 2015年: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4年:推广新能源汽车,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1.5辆,比2007年增加15.5辆;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2011年:大力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10年: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2009年:在信息、生物、环保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成功研发支线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等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支持和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第E-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2008年: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工农业节水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可以看出,自2008年至今,几乎每一年政府工作报告,必提及“新能源汽车”,强调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只有2013年、2017年例外。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说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时,以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作为例证,同时明确清洁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大力发展。而2017年则是提出“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我们再仔细观察近几年报告中的“措辞”。2014、2015、2016年,连续三年直指“推广新能源汽车”,尤其是2016年,更是强调大力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那么,到了今年,为何报告中不提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而是说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呢?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与清洁能源汽车,两个概念是不尽相同的。新能源汽车通常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具体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而近些年,随着中国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推出与引导,行业内普遍将之定位于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比之下,清洁能源汽车的范畴要广得多。它是以清洁燃料取代传统汽油的环保型汽车的统称。它可采用各类技术,有效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和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使得汽车在使用中对环境的影响大为降低。简单说,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外,天然气汽车、甲醇汽车、乙醇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多种带有“环保特质”的汽车,理应都属于清洁能源汽车。如此看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不提“新能源汽车”,而改提“清洁能源汽车”,必然暗含深意。首先,不提新能源汽车不代表不发展、不鼓励,而是为大干快上、盲目逐利、投机倒把等行为“降温”、“亮红灯”,促使发展的步调更坚定、更稳健。早在2010年,国家就将新能源汽车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在补贴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汽车产业发展的突出亮点,且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产销国。而今,新能源汽车的“蛮荒”发展时期已过,随着补贴政策调整、退坡,并逐步向积分政策过渡,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从过多追求销量转移至技术、质量、市场、服务的全面提升。无论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否专门提及,新能源汽车都将快速发展,只是发展的重心将从“量”转为“质”。其次,过多强调“新能源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行业研发、推广其他类别清洁能源汽车,乃至节能汽车的积极性。事实上,我国早就拥有较为成熟的推广天然气、甲醇和乙醇汽车的经验,也有比较完备的燃料生产、储运和加注设施,一些车企也早就推出了相对成熟的适用车型,只是在近年纯电动汽车的热潮下,步伐有所停滞,并呈现出被“边缘化”的倾向。相比较而言,其他国家市场则通常是鼓励多条腿并行、多路线并存。在我国政府意识到“纯电热潮”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后,或会转变思路,推出一些鼓励使用纯电之外的清洁能源汽车的有效措施,或进行一些示范推广的有益尝试。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用词的改变,可以看作是一个“信号”。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为今年两会递交了“加快推广甲醇汽车”的提案。李书福说,甲醇汽车比汽油机的排放减少80%,甲醇储存方式也较为方便,价格比汽油低很多,可节省成本约40%。同时,经过长期发展,中国甲醇汽车的质量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也为甲醇汽车政策放开提供条件。发展甲醇汽车既能减排放,又能降成本,国家应鼓励能源结构多样化,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空间。不知这是“巧合”,抑或“铺垫”?1488935160000责编:lifang中国汽车报148893516000011[]{"email":"lifang@huanqiu.com","name":"lifang"}
在今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及“汽车”的唯一一句,出现在报告第三部分《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其中,第七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提出三大措施——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在阐述“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时,报告提出“要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可见,政府对汽车领域的基本诉求点,依旧是减排、治污,这成为本届政府提出的环保主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很多人都留意到,今年报告中所用的汽车词汇,已然发生了变化——清洁能源汽车,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我们先来重温下前些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2016年:活跃二手车市场,大力发展和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充电设施。 2015年: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4年:推广新能源汽车,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1.5辆,比2007年增加15.5辆;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2011年:大力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10年: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2009年:在信息、生物、环保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成功研发支线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等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支持和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第E-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2008年: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工农业节水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可以看出,自2008年至今,几乎每一年政府工作报告,必提及“新能源汽车”,强调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只有2013年、2017年例外。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说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时,以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作为例证,同时明确清洁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大力发展。而2017年则是提出“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我们再仔细观察近几年报告中的“措辞”。2014、2015、2016年,连续三年直指“推广新能源汽车”,尤其是2016年,更是强调大力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那么,到了今年,为何报告中不提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而是说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呢?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与清洁能源汽车,两个概念是不尽相同的。新能源汽车通常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具体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而近些年,随着中国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推出与引导,行业内普遍将之定位于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比之下,清洁能源汽车的范畴要广得多。它是以清洁燃料取代传统汽油的环保型汽车的统称。它可采用各类技术,有效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和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使得汽车在使用中对环境的影响大为降低。简单说,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外,天然气汽车、甲醇汽车、乙醇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多种带有“环保特质”的汽车,理应都属于清洁能源汽车。如此看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不提“新能源汽车”,而改提“清洁能源汽车”,必然暗含深意。首先,不提新能源汽车不代表不发展、不鼓励,而是为大干快上、盲目逐利、投机倒把等行为“降温”、“亮红灯”,促使发展的步调更坚定、更稳健。早在2010年,国家就将新能源汽车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在补贴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汽车产业发展的突出亮点,且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产销国。而今,新能源汽车的“蛮荒”发展时期已过,随着补贴政策调整、退坡,并逐步向积分政策过渡,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从过多追求销量转移至技术、质量、市场、服务的全面提升。无论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否专门提及,新能源汽车都将快速发展,只是发展的重心将从“量”转为“质”。其次,过多强调“新能源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行业研发、推广其他类别清洁能源汽车,乃至节能汽车的积极性。事实上,我国早就拥有较为成熟的推广天然气、甲醇和乙醇汽车的经验,也有比较完备的燃料生产、储运和加注设施,一些车企也早就推出了相对成熟的适用车型,只是在近年纯电动汽车的热潮下,步伐有所停滞,并呈现出被“边缘化”的倾向。相比较而言,其他国家市场则通常是鼓励多条腿并行、多路线并存。在我国政府意识到“纯电热潮”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后,或会转变思路,推出一些鼓励使用纯电之外的清洁能源汽车的有效措施,或进行一些示范推广的有益尝试。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用词的改变,可以看作是一个“信号”。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为今年两会递交了“加快推广甲醇汽车”的提案。李书福说,甲醇汽车比汽油机的排放减少80%,甲醇储存方式也较为方便,价格比汽油低很多,可节省成本约40%。同时,经过长期发展,中国甲醇汽车的质量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也为甲醇汽车政策放开提供条件。发展甲醇汽车既能减排放,又能降成本,国家应鼓励能源结构多样化,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空间。不知这是“巧合”,抑或“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