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UiUQ auto.huanqiu.comarticle关于无人驾驶 你必须知道的十个秘密/e3pmh24qk/e3pmh3bo0【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瑞丽】近日,2016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李书福在两会上的提案首先是建议加快自动驾驶立法,接着,百度CEO李彦宏的三项提案中也涉及到了无人驾驶的政策和法规。使得无人驾驶技术再次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无人驾驶技术离我们有多远?在交通秩序发达的欧美国家无人驾驶技术又发展到了什么水平呢?下面环球网汽车频道就为您盘点关于无人驾驶不得不知的“秘密”。1、75%美国车主害怕乘坐无人汽车据美国《底特律新闻》3月1日报道,根据美国汽车协会当日发布的最新研究,3/4的美国车主害怕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只有1/5的美国人表明自己信赖此类汽车。 尽管一开始大家对无人驾驶汽车都有些恐惧,但是该研究发现逐渐体验此类汽车可以减少人们的担忧——该研究表明拥有半自动驾驶汽车的车主对该技术的信任度比初次驾驶者高75%。不管消费者是否愿意,无人驾驶汽车的时代已经来临。2016年1月,美国运输部长宣布10年内投资39亿美元以促进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新政策将会给各州管制法律制定一个框架,逐渐消除过去阻止该产业发展的障碍和繁文缛节。2、无人驾驶首次承认担责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9日报道,日前,一辆测试中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与公交车相撞,这次小型车祸也是谷歌汽车测试以来首次出现的事故。事故发生在上月情人节当天,谷歌将事故报告递交给了加利福利亚州机动车辆管理局。28日,该报告首次公之于众。事故当时,谷歌汽车时速2英里,公交车时速15英里,没有任何人员受伤。报告并未对事故进行归责。不过谷歌在报告中称,当时为了绕开路上的一些沙袋,谷歌汽车左侧与公交车右侧发生了碰撞。根据加州法律规定,谷歌汽车的测试司机应在需要时控制方向盘。不过,当时他以为公交车会让道,所以并未及时控制方向盘。如果最后判定谷歌汽车承担事故责任,这将成为谷歌SUV系列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出现的首次事故。事故发生后,谷歌向当地监管部门提交了事故报告,并在随后发布的声明中详细阐述了事故原因并确认揽责,同时强调将升级软件。3、最早2025年才能上路据美国媒体Autoevolution 2015年12月29日报道,博世底盘控制系统总裁格哈德·斯泰格尔(Gerhard Steiger)近期表示:无人驾驶汽车2020量产并上路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最早也要到2025年无人驾驶技术可以达到成熟水平。据博世官方人员称:已将其研发的全自动驾驶汽车投入实时路况进行测试。各大车企与科技公司也纷纷预测,2020年全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开始投产。谷歌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自2012年起的累计行驶里程已经逾100万公里。对此,斯泰格尔表示,“这还远远不够,针对无人驾驶技术还应进行更多的测试。可以肯定的是,近几年内我们不会在道路上看到自动驾驶汽车。而在无人驾驶汽车正式问世前,人们仍然要驾驶汽车很长一段时间。”据相关调查显示,无人驾驶汽车事故率是传统汽车的两倍。多数无人驾驶汽车在遇到拥堵路面会遇到问题。目前已上路测试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共有十家,密歇根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TRI)从中选取了3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谷歌、德尔福和奥迪。研究人员将测试得到的安全数据与2013年美国普通车辆的安全记录进行了比对,发现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率比普通汽车要高,其中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追尾的可能性比普通汽车高50%。4、两个月累计272起技术故障据英国媒体autocar 1月13日报道,谷歌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在为期两个月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中,总计有13次司机被迫人工控制车辆,才免于撞车事故。还有272起由于技术性问题,司机重新控制车辆的记录,其中包括软件和硬件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在谷歌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上路之前,这项技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完善。谷歌认为这些数字并不能代表安全性,并表示如果测试司机没有控制车辆,那么测试产生的56起事故也并不意味着在真实的条件下发生一次碰撞。谷歌还指出这些失控是必须的,这样可以保证模拟所有可能的驾驶场景。这表明随着测试里程的增加,软件修复也越来越完善,能够减少安全性相关的失控现象。自动驾驶汽车要想在所有的驾驶环境中运行自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除了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相关的失控现象等问题,谷歌的测试司机们还要在系统不熟悉的路段控制车辆,例如正在施工的路段等。5、英国开始无人驾驶汽车路试据英国汽车杂志Autoexpress2月1日报道,无人驾驶汽车以及联网汽车即将开启英国路测,该测试是英国政府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项目的一部分,旨在支持英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测试路段总长40英里(64公里)。研究人员将会在英国考文垂以及索立哈尔附近的高速公路、主干公路以及城市街道上安装无线传感器,传感器会同超过一百辆不同的无人驾驶汽车以及联网汽车保持通讯,用以检测无人驾驶技术如何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并且加强道路安全。据悉,实验名为UK-CITE,(全名UK Connected Intelligent Transport Environment英国联网智能交通系统),目前投资已达560万英镑。实验为期三年,由捷豹路虎等汽车公司以及沃丰达等通讯公司联合进行。6、无人驾驶技术加速环境污染台媒称,全球知名科技公司从Google到Uber,近年来无不押注大量资源研发自驾车,甚至连传统汽车制造商Volvo也加入了这场游戏。尽管这项科技创新为人类带来无限希望,但近日有研究指出,无人驾驶技术将会对地球环境造成的影响远超人们想像。据台湾中时电子报3月1日援引外国媒体《Mic》报道,这项研究由华盛顿大学、英国里兹大学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合作进行。研究发现,若未来世界路上挤满自动驾驶车,过量的碳排放将会加重地球现正面临的暖化问题。华盛顿大学运输工程学研究助理教授麦肯基表示:“若缺乏政策规范,自动化不仅无法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甚至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报道称,科学界稍早针对自驾车进行的研究时,多半关注这项科技能带来的正面效益。其中包含了减少交通阻塞问题、增加安全性、减少燃油消耗和降低停车费用等。但麦肯基的研究团队却认为,正是因为自驾车具备高效性、可接近性的优点,未来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将比现在更多。报道称,除了汽车的数量变多之外,自驾车的出现也将无可避免地让长途驾驶的机会大幅增加。在风景单调的公路上行驶,时常让人感到无聊和疲倦,自驾技术让驾驶可以选择在这段期间内工作或看部电影,提升人们长途驾驶的意愿。但更多的驾驶时数和频率,同时也代表更多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此外,自驾车通常内建许多耗能的影音器材,这些器材会增加自驾车的耗能。7、谷歌将建研发中心据美国汽车新闻2月16日报道,谷歌公司计划在密歇根州建立一家无人驾驶汽车研发试验室,占地面积至少3万英尺。谷歌公司未来将在该州展开无人驾驶汽车的路试。备选地址包括底特律郊区的绍斯菲尔德(Southfield)、特洛伊和法明顿丘(Farmington Hills)。谷歌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近来一直在向美国汽车行业大本营密歇根州进发。2015年谷歌在法明顿丘696中心大楼租赁了9万平方英尺的土地。谷歌公司非常重视其无人驾驶汽车项目,计划成立独立的部门。近期更是面向全球招纳36位人才,进行新技术的研发,为无人驾驶汽车投产做准备。谷歌公司计划通过共享服务推广无人驾驶汽车,挑战优步。8、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不是一回事“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两个字之间的区别究竟有多远?所谓自动驾驶,在汽车业内看来,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终极阶段会发展到无人驾驶。眼下,各大车企所谓的自动驾驶其实更多的是将各种智能辅助系统 加入,让汽车能完成某些特定的“自动驾驶”动作,比如变道、超车等单一化的动作,变得更加的智能化。从严格的概念上看,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涵盖的内容和边界是有明显差异的。9、无人驾驶技术受热捧北京时间2月26日,百度(NASADQ:BIDU)公布了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本季度百度营收为18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第四季度净利润为247.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3%;全年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33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1%。受财报利好消息影响,百度盘后股价大涨逾11%。对于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前景,几天前安信证券也发布了报告做了专门分析。安信的报告认为,百度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首屈一指的巨头,在落地最快、产业空间巨大最大的应用方向——无人驾驶技术上颇有建树,其代表的产业大趋势非常明朗。基于这样的原因,安信分析师表示百度具备投资潜力,值得向投资者进行重点推荐。10、导致交通拥堵怎么破?根据利兹大学、华盛顿大学以及Oak Ridge国家图书馆一项联合发表在《运输研究》上的报告显示,到2050无人驾驶汽车对于能够需求情况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未来的情况也将变得更加复杂。无人驾驶汽车用户极大的节约能源潜力,改善交通流量、停车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紧张,同时无人驾驶汽车之间的行驶方式非常接近,发生风险的概率也被降低很多。“如何避免这种乌托邦式的未来的关键,就是无人驾驶汽车的销售必须按需进行,控制汽车的大小和销售,不让它被过于广泛的使用。”华盛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助理教授Don MacKenzie表示。“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使用不同大小无人驾驶汽车,不要人五座的汽车只载着一位乘客出行。”虽然这听起来很不错,但是未来我们如何保证让无人驾驶汽车更多的被投入在公共交通而不是私人交通呢?MacKenzie表示谷歌目前就在破解这个难题,让汽车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人类驾驶员。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市场渗透,“公共化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在短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就不用每个家庭都拥有一辆无人驾驶汽车,至少在人口密度足够大的城市或地区是这样。”MacKenzie表示。总结:一样全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带来之前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无人驾驶汽车收集到的数据,让我们更加深入彻底的了解到无人驾驶技术。随着技术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更多的希望在减少事故、不污染环境的基础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环球网汽车频道微信公众号:14570770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zhangruili环球网145707708000011["9CaKrnJUirh","9CaKrnJUgYh","9CaKrnJUdi3","9CaKrnJTTO2"]//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6/0304/15/42/20160304034211799.jpg{"email":"zhangruili@huanqiu.com","name":"zhangruili"}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瑞丽】近日,2016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李书福在两会上的提案首先是建议加快自动驾驶立法,接着,百度CEO李彦宏的三项提案中也涉及到了无人驾驶的政策和法规。使得无人驾驶技术再次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无人驾驶技术离我们有多远?在交通秩序发达的欧美国家无人驾驶技术又发展到了什么水平呢?下面环球网汽车频道就为您盘点关于无人驾驶不得不知的“秘密”。1、75%美国车主害怕乘坐无人汽车据美国《底特律新闻》3月1日报道,根据美国汽车协会当日发布的最新研究,3/4的美国车主害怕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只有1/5的美国人表明自己信赖此类汽车。 尽管一开始大家对无人驾驶汽车都有些恐惧,但是该研究发现逐渐体验此类汽车可以减少人们的担忧——该研究表明拥有半自动驾驶汽车的车主对该技术的信任度比初次驾驶者高75%。不管消费者是否愿意,无人驾驶汽车的时代已经来临。2016年1月,美国运输部长宣布10年内投资39亿美元以促进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新政策将会给各州管制法律制定一个框架,逐渐消除过去阻止该产业发展的障碍和繁文缛节。2、无人驾驶首次承认担责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9日报道,日前,一辆测试中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与公交车相撞,这次小型车祸也是谷歌汽车测试以来首次出现的事故。事故发生在上月情人节当天,谷歌将事故报告递交给了加利福利亚州机动车辆管理局。28日,该报告首次公之于众。事故当时,谷歌汽车时速2英里,公交车时速15英里,没有任何人员受伤。报告并未对事故进行归责。不过谷歌在报告中称,当时为了绕开路上的一些沙袋,谷歌汽车左侧与公交车右侧发生了碰撞。根据加州法律规定,谷歌汽车的测试司机应在需要时控制方向盘。不过,当时他以为公交车会让道,所以并未及时控制方向盘。如果最后判定谷歌汽车承担事故责任,这将成为谷歌SUV系列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出现的首次事故。事故发生后,谷歌向当地监管部门提交了事故报告,并在随后发布的声明中详细阐述了事故原因并确认揽责,同时强调将升级软件。3、最早2025年才能上路据美国媒体Autoevolution 2015年12月29日报道,博世底盘控制系统总裁格哈德·斯泰格尔(Gerhard Steiger)近期表示:无人驾驶汽车2020量产并上路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最早也要到2025年无人驾驶技术可以达到成熟水平。据博世官方人员称:已将其研发的全自动驾驶汽车投入实时路况进行测试。各大车企与科技公司也纷纷预测,2020年全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开始投产。谷歌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自2012年起的累计行驶里程已经逾100万公里。对此,斯泰格尔表示,“这还远远不够,针对无人驾驶技术还应进行更多的测试。可以肯定的是,近几年内我们不会在道路上看到自动驾驶汽车。而在无人驾驶汽车正式问世前,人们仍然要驾驶汽车很长一段时间。”据相关调查显示,无人驾驶汽车事故率是传统汽车的两倍。多数无人驾驶汽车在遇到拥堵路面会遇到问题。目前已上路测试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共有十家,密歇根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TRI)从中选取了3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谷歌、德尔福和奥迪。研究人员将测试得到的安全数据与2013年美国普通车辆的安全记录进行了比对,发现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率比普通汽车要高,其中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追尾的可能性比普通汽车高50%。4、两个月累计272起技术故障据英国媒体autocar 1月13日报道,谷歌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在为期两个月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中,总计有13次司机被迫人工控制车辆,才免于撞车事故。还有272起由于技术性问题,司机重新控制车辆的记录,其中包括软件和硬件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在谷歌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上路之前,这项技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完善。谷歌认为这些数字并不能代表安全性,并表示如果测试司机没有控制车辆,那么测试产生的56起事故也并不意味着在真实的条件下发生一次碰撞。谷歌还指出这些失控是必须的,这样可以保证模拟所有可能的驾驶场景。这表明随着测试里程的增加,软件修复也越来越完善,能够减少安全性相关的失控现象。自动驾驶汽车要想在所有的驾驶环境中运行自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除了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相关的失控现象等问题,谷歌的测试司机们还要在系统不熟悉的路段控制车辆,例如正在施工的路段等。5、英国开始无人驾驶汽车路试据英国汽车杂志Autoexpress2月1日报道,无人驾驶汽车以及联网汽车即将开启英国路测,该测试是英国政府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项目的一部分,旨在支持英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测试路段总长40英里(64公里)。研究人员将会在英国考文垂以及索立哈尔附近的高速公路、主干公路以及城市街道上安装无线传感器,传感器会同超过一百辆不同的无人驾驶汽车以及联网汽车保持通讯,用以检测无人驾驶技术如何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并且加强道路安全。据悉,实验名为UK-CITE,(全名UK Connected Intelligent Transport Environment英国联网智能交通系统),目前投资已达560万英镑。实验为期三年,由捷豹路虎等汽车公司以及沃丰达等通讯公司联合进行。6、无人驾驶技术加速环境污染台媒称,全球知名科技公司从Google到Uber,近年来无不押注大量资源研发自驾车,甚至连传统汽车制造商Volvo也加入了这场游戏。尽管这项科技创新为人类带来无限希望,但近日有研究指出,无人驾驶技术将会对地球环境造成的影响远超人们想像。据台湾中时电子报3月1日援引外国媒体《Mic》报道,这项研究由华盛顿大学、英国里兹大学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合作进行。研究发现,若未来世界路上挤满自动驾驶车,过量的碳排放将会加重地球现正面临的暖化问题。华盛顿大学运输工程学研究助理教授麦肯基表示:“若缺乏政策规范,自动化不仅无法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甚至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报道称,科学界稍早针对自驾车进行的研究时,多半关注这项科技能带来的正面效益。其中包含了减少交通阻塞问题、增加安全性、减少燃油消耗和降低停车费用等。但麦肯基的研究团队却认为,正是因为自驾车具备高效性、可接近性的优点,未来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将比现在更多。报道称,除了汽车的数量变多之外,自驾车的出现也将无可避免地让长途驾驶的机会大幅增加。在风景单调的公路上行驶,时常让人感到无聊和疲倦,自驾技术让驾驶可以选择在这段期间内工作或看部电影,提升人们长途驾驶的意愿。但更多的驾驶时数和频率,同时也代表更多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此外,自驾车通常内建许多耗能的影音器材,这些器材会增加自驾车的耗能。7、谷歌将建研发中心据美国汽车新闻2月16日报道,谷歌公司计划在密歇根州建立一家无人驾驶汽车研发试验室,占地面积至少3万英尺。谷歌公司未来将在该州展开无人驾驶汽车的路试。备选地址包括底特律郊区的绍斯菲尔德(Southfield)、特洛伊和法明顿丘(Farmington Hills)。谷歌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近来一直在向美国汽车行业大本营密歇根州进发。2015年谷歌在法明顿丘696中心大楼租赁了9万平方英尺的土地。谷歌公司非常重视其无人驾驶汽车项目,计划成立独立的部门。近期更是面向全球招纳36位人才,进行新技术的研发,为无人驾驶汽车投产做准备。谷歌公司计划通过共享服务推广无人驾驶汽车,挑战优步。8、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不是一回事“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两个字之间的区别究竟有多远?所谓自动驾驶,在汽车业内看来,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终极阶段会发展到无人驾驶。眼下,各大车企所谓的自动驾驶其实更多的是将各种智能辅助系统 加入,让汽车能完成某些特定的“自动驾驶”动作,比如变道、超车等单一化的动作,变得更加的智能化。从严格的概念上看,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涵盖的内容和边界是有明显差异的。9、无人驾驶技术受热捧北京时间2月26日,百度(NASADQ:BIDU)公布了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本季度百度营收为18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第四季度净利润为247.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3%;全年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33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1%。受财报利好消息影响,百度盘后股价大涨逾11%。对于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前景,几天前安信证券也发布了报告做了专门分析。安信的报告认为,百度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首屈一指的巨头,在落地最快、产业空间巨大最大的应用方向——无人驾驶技术上颇有建树,其代表的产业大趋势非常明朗。基于这样的原因,安信分析师表示百度具备投资潜力,值得向投资者进行重点推荐。10、导致交通拥堵怎么破?根据利兹大学、华盛顿大学以及Oak Ridge国家图书馆一项联合发表在《运输研究》上的报告显示,到2050无人驾驶汽车对于能够需求情况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未来的情况也将变得更加复杂。无人驾驶汽车用户极大的节约能源潜力,改善交通流量、停车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紧张,同时无人驾驶汽车之间的行驶方式非常接近,发生风险的概率也被降低很多。“如何避免这种乌托邦式的未来的关键,就是无人驾驶汽车的销售必须按需进行,控制汽车的大小和销售,不让它被过于广泛的使用。”华盛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助理教授Don MacKenzie表示。“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使用不同大小无人驾驶汽车,不要人五座的汽车只载着一位乘客出行。”虽然这听起来很不错,但是未来我们如何保证让无人驾驶汽车更多的被投入在公共交通而不是私人交通呢?MacKenzie表示谷歌目前就在破解这个难题,让汽车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人类驾驶员。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市场渗透,“公共化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在短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就不用每个家庭都拥有一辆无人驾驶汽车,至少在人口密度足够大的城市或地区是这样。”MacKenzie表示。总结:一样全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带来之前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无人驾驶汽车收集到的数据,让我们更加深入彻底的了解到无人驾驶技术。随着技术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更多的希望在减少事故、不污染环境的基础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环球网汽车频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