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zbGS auto.huanqiu.comarticle现代朗动对比日产轩逸 后起之秀的一次挑战/e3pmh24qk/e3pmh25cs在几十年前,日系车凭借着低价格高配置杀入北美市场!现如今,2012年的销售数据已经出炉,很多厂家都在高兴地看着去年的增长幅度。而作为曾经全球汽车的主要领导者日系车。去年在华的销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而韩系车却表现可圈可点。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日系车销量下滑如此严重呢?中日关系紧张?没错,但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在下面的文章中会告诉您答案!外观对比:朗动轮胎厚道 轩逸全系标配LED日间行车灯在外观设计上,两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不同取向,至于外观的好坏,需要根据消费者个人的喜好来判断,毕竟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尽相同。下面简单聊聊我对这两款车在外观设计上的个人感受!由于品牌历史不长,在造型上,现代自然不用局限于如何把家族化元素加入其中,只是一味的天马行空设计便可。朗动在外观上足够概念化,很有未来感!但没有家族化继承的设计,难免显得有点没有底蕴!轩逸的外形设计仍然走中庸的路线,整车看上去沉稳大气,但侧面线条朗动的灯光配置是按照车型来划分的,1.6L车型为样式普通且成本较低的卤素灯泡。1.8L车型则配备了带有透镜的氙气大灯。这也是这个级别的常规配置,没亮点也没明显缺点!轩逸的氙气大灯、自动头灯也仅在两款高配车型上才能见到。但需要表扬的是,日系车一向不喜欢在灯光上做文章,而这次轩逸却全系标配了LED日间行车灯,算是此车的一大亮点!在轮胎的使用上,1.6L车型配备了205/55 R16规格轮胎。1.8L则是215/45 R17规格轮胎。虽说品牌为韩国本土品牌,但尺寸上很厚道。而轩逸在轮胎品牌上占有优势,但在尺寸上不及对手。[page]内饰对比:朗动配置更高 轩逸空间很大 很舒适朗动内饰虽说设计前卫,但配色太过于家居,有点不搭调。深色部分为软性材质,浅色则全部为硬塑料,虽说内饰用料有所进步。但跟速腾、福克斯这一级别选手相比,在用料上还有提升空间!轩逸的内饰配色相比对手好看很多,用料也要比朗动好,但中低配上的手动空调样式过于简陋,先不说实际手感,就是美观度上也要提出批评!空间,没错,轩逸的看家本领,虽说后排都不能放倒。但宽大的空间、和那如同沙发一般的座椅、还有养眼的内饰配色。后排的乘客绝对更愿意坐在轩逸的后排!车身稳定系统,这个对安全性帮助很大的配置。现如今在这个级别中已相当普及,就连更低一级别车型也有装配。但在轩逸上却无法找到,没错,全系无EPS。严重批评。朗动有1.6L发动机与手动变速箱和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车型、1.8L发动机有手动或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车型。表现平平,亮点不多。轩逸有1.6L发动机与手动变速箱和CVT变速箱车型、1.8L发动机与手动变速箱和CVT变速箱车型。CVT算是日产的特点,省油平稳,适合日常代步![page]内部做工对比:朗动表现平平 轩逸差劲想了解更多两车的安全信息 请点击《车讯网》拆车坊!前保险杠的好坏并不能与金属杠铁的薄厚来区分,其中与结构和材质也有直接关系。从保险杠结构来看,朗动属于并无特色的常规设计。轩逸左纵梁宽度为58mm,右纵梁宽度为40mm。为何相差如此悬殊,是设计需求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在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熟悉C-NCAP的考试项目,C-NCAP主要考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驾驶员一侧),也就是左侧。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发生碰撞时左侧纵梁受到冲击力最大所以设计较宽,而右侧纵梁不在考试范围,就可以节省材料?如果增加40%偏置碰撞在右侧,新轩逸的成绩又该如何?此问题也只有厂商可以解释。朗动后防撞杠材质上采用玻璃钢材料,但这是首次将后保险杠固定在了车身上,此安装方式在牢固程度上优于以前的设计。下一步厂家如果改用金属保险杠,那么很可能会赢得更多的用户。而轩逸则再次将看家的塑料泡沫拿了出来,严重批评!我相信后保险杠使用金属杠铁很重要。目前追尾交通事故比比皆是,相同力度撞击下,有金属杠铁与仅适用泡沫防护其结果决然不同。朗动整车布线非常优秀,主线几乎看不到零散的电线和线头,均使用电工胶布包裹保护。并且使用扎线带进一步定位。车窗的线束和B柱线束分支接口也都保护的很好。而轩逸全车布线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惨不忍睹。使用电工胶布粗狂的包裹,分线口处理的较为草率,以及脚踏板左侧电缆上下纷飞,简单的使用导线卡口引导固定。总体做工水平属于中下等。[page]配置对比:朗动优势明显 轩逸完败作为轩逸1.6L排量的顶配车型豪华版,它的配置显得十分简陋,也处于明显的劣势。例如,轮胎的尺寸仍然是195/60 R16,前排头部气囊、后座出风口等配置仍然没有出现,空调系统也只是采用手动空调。而且上面也提到,样式非常难看。而它比朗动多出来的配置仅为前排座椅调节。性价比不高!最后这两款车型价格相当,朗动为顶配车型,轩逸则不是。可以看到,在轮胎规格上,轩逸还是195的轮胎宽度,相比朗动的215宽度差距不小。而作为朗动全系里的顶配车型,在价格相当的情况下。它的配置十分丰富,安全配置和舒适配置都不缺,较之于轩逸优势明显!当然,轩逸还有更高配置的车型,但售价都接近17万元了。跟朗动价格不在一个级别!因此就不作过多的介绍了。总结:可以看到,轩逸在配置方面完败对手朗动,在同等价格下配置相差明显。在这点上,朗动和它代表的韩系车可以说是完胜。而外观内饰则全凭个人喜好,安全性方面轩逸的泡沫后防撞钢梁是硬伤!以实用的角度来看更推荐朗动!而轩逸似乎只剩下宽敞的车内乘坐空间和更为舒适的座椅。这实在不应该。作为这个级别日系车的代表。日系车曾经是依靠高配置和优秀的产品竞争力著称,可如今,这一优势已荡然无存。只有在细节的设计上才能看到日系车曾经的功底。正可谓攻城容易守城难,可以看到,日系车的销量惨淡最根本原因还是性价比不高、竞争优势在逐步受到蚕食!1360031017000责编:千帆车讯网1360031017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在几十年前,日系车凭借着低价格高配置杀入北美市场!现如今,2012年的销售数据已经出炉,很多厂家都在高兴地看着去年的增长幅度。而作为曾经全球汽车的主要领导者日系车。去年在华的销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而韩系车却表现可圈可点。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日系车销量下滑如此严重呢?中日关系紧张?没错,但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在下面的文章中会告诉您答案!外观对比:朗动轮胎厚道 轩逸全系标配LED日间行车灯在外观设计上,两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不同取向,至于外观的好坏,需要根据消费者个人的喜好来判断,毕竟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尽相同。下面简单聊聊我对这两款车在外观设计上的个人感受!由于品牌历史不长,在造型上,现代自然不用局限于如何把家族化元素加入其中,只是一味的天马行空设计便可。朗动在外观上足够概念化,很有未来感!但没有家族化继承的设计,难免显得有点没有底蕴!轩逸的外形设计仍然走中庸的路线,整车看上去沉稳大气,但侧面线条朗动的灯光配置是按照车型来划分的,1.6L车型为样式普通且成本较低的卤素灯泡。1.8L车型则配备了带有透镜的氙气大灯。这也是这个级别的常规配置,没亮点也没明显缺点!轩逸的氙气大灯、自动头灯也仅在两款高配车型上才能见到。但需要表扬的是,日系车一向不喜欢在灯光上做文章,而这次轩逸却全系标配了LED日间行车灯,算是此车的一大亮点!在轮胎的使用上,1.6L车型配备了205/55 R16规格轮胎。1.8L则是215/45 R17规格轮胎。虽说品牌为韩国本土品牌,但尺寸上很厚道。而轩逸在轮胎品牌上占有优势,但在尺寸上不及对手。[page]内饰对比:朗动配置更高 轩逸空间很大 很舒适朗动内饰虽说设计前卫,但配色太过于家居,有点不搭调。深色部分为软性材质,浅色则全部为硬塑料,虽说内饰用料有所进步。但跟速腾、福克斯这一级别选手相比,在用料上还有提升空间!轩逸的内饰配色相比对手好看很多,用料也要比朗动好,但中低配上的手动空调样式过于简陋,先不说实际手感,就是美观度上也要提出批评!空间,没错,轩逸的看家本领,虽说后排都不能放倒。但宽大的空间、和那如同沙发一般的座椅、还有养眼的内饰配色。后排的乘客绝对更愿意坐在轩逸的后排!车身稳定系统,这个对安全性帮助很大的配置。现如今在这个级别中已相当普及,就连更低一级别车型也有装配。但在轩逸上却无法找到,没错,全系无EPS。严重批评。朗动有1.6L发动机与手动变速箱和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车型、1.8L发动机有手动或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车型。表现平平,亮点不多。轩逸有1.6L发动机与手动变速箱和CVT变速箱车型、1.8L发动机与手动变速箱和CVT变速箱车型。CVT算是日产的特点,省油平稳,适合日常代步![page]内部做工对比:朗动表现平平 轩逸差劲想了解更多两车的安全信息 请点击《车讯网》拆车坊!前保险杠的好坏并不能与金属杠铁的薄厚来区分,其中与结构和材质也有直接关系。从保险杠结构来看,朗动属于并无特色的常规设计。轩逸左纵梁宽度为58mm,右纵梁宽度为40mm。为何相差如此悬殊,是设计需求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在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熟悉C-NCAP的考试项目,C-NCAP主要考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驾驶员一侧),也就是左侧。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发生碰撞时左侧纵梁受到冲击力最大所以设计较宽,而右侧纵梁不在考试范围,就可以节省材料?如果增加40%偏置碰撞在右侧,新轩逸的成绩又该如何?此问题也只有厂商可以解释。朗动后防撞杠材质上采用玻璃钢材料,但这是首次将后保险杠固定在了车身上,此安装方式在牢固程度上优于以前的设计。下一步厂家如果改用金属保险杠,那么很可能会赢得更多的用户。而轩逸则再次将看家的塑料泡沫拿了出来,严重批评!我相信后保险杠使用金属杠铁很重要。目前追尾交通事故比比皆是,相同力度撞击下,有金属杠铁与仅适用泡沫防护其结果决然不同。朗动整车布线非常优秀,主线几乎看不到零散的电线和线头,均使用电工胶布包裹保护。并且使用扎线带进一步定位。车窗的线束和B柱线束分支接口也都保护的很好。而轩逸全车布线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惨不忍睹。使用电工胶布粗狂的包裹,分线口处理的较为草率,以及脚踏板左侧电缆上下纷飞,简单的使用导线卡口引导固定。总体做工水平属于中下等。[page]配置对比:朗动优势明显 轩逸完败作为轩逸1.6L排量的顶配车型豪华版,它的配置显得十分简陋,也处于明显的劣势。例如,轮胎的尺寸仍然是195/60 R16,前排头部气囊、后座出风口等配置仍然没有出现,空调系统也只是采用手动空调。而且上面也提到,样式非常难看。而它比朗动多出来的配置仅为前排座椅调节。性价比不高!最后这两款车型价格相当,朗动为顶配车型,轩逸则不是。可以看到,在轮胎规格上,轩逸还是195的轮胎宽度,相比朗动的215宽度差距不小。而作为朗动全系里的顶配车型,在价格相当的情况下。它的配置十分丰富,安全配置和舒适配置都不缺,较之于轩逸优势明显!当然,轩逸还有更高配置的车型,但售价都接近17万元了。跟朗动价格不在一个级别!因此就不作过多的介绍了。总结:可以看到,轩逸在配置方面完败对手朗动,在同等价格下配置相差明显。在这点上,朗动和它代表的韩系车可以说是完胜。而外观内饰则全凭个人喜好,安全性方面轩逸的泡沫后防撞钢梁是硬伤!以实用的角度来看更推荐朗动!而轩逸似乎只剩下宽敞的车内乘坐空间和更为舒适的座椅。这实在不应该。作为这个级别日系车的代表。日系车曾经是依靠高配置和优秀的产品竞争力著称,可如今,这一优势已荡然无存。只有在细节的设计上才能看到日系车曾经的功底。正可谓攻城容易守城难,可以看到,日系车的销量惨淡最根本原因还是性价比不高、竞争优势在逐步受到蚕食!